纵观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每个时代会出现与其时代相对应的产物,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产品更新换代,旧的被淘汰,新的产生已是必然。既然人类不断发明制造出来的物品只是时代的过渡品,仅仅是人们为了满足某一阶段的需要,那么豪宅、名车还有那么重要吗?在温饱之余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固然没错,但有些人忽略了自己的精神生活,在眼花缭乱的奢华中忘却了精神思想补给的重要性。英国大剧作家莎士比亚说过:“一个人要是在他生命的盛年,只知道吃吃睡睡,他还算什么东西?简单不过是一头畜生。”在金钱社会中的人们,住豪宅,开跑车,穿名牌,过着奢侈生活的同时难道不会感到精神世界的空虚吗?会不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难道我的一生就是为了赚很多很多钱,然后仅仅是过着这种奢侈的生活而已?一个人如果忽视精神生活上的满足,只把物质享受当做幸福,那么,这种幸福仅仅是动物水平的幸福。你赞同此观点吗?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关于幸福】 一、无论人们所追求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方式有多么不同,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追求幸福。 二、幸福有两种:足够糊涂的幸福和足够明白的幸福。但这两种幸福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只能算是动物式的幸福(自私、低级、可怜的幸福),后者才是人类特有的、该有的幸福(彻底自由、彻底解放的幸福)。 三、拥有金钱多少与幸福与否关系不大。烦恼、痛苦、精神失常乃至自杀的富人多的是,快乐、幸福的穷人更是随处可见。 四、幸福是一种心理状态。一个人是否幸福,根本就在于“对自身的境遇(或生活)是否满意”,如果满意,就会幸福;如果不满意,就会不幸福。 五、个人的幸福和大家的幸福是不可分割的。 六、“人与人之间该不该平等相处”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问题。只有足够多的人朝着平等的方向努力,世界才会和谐,才会大家都幸福。 七、要获得人类特有的幸福,只有唯一的途径:为社会进步而奋斗。或者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为人类解放而奋斗。(这些说法只是措辞不同,内涵都是完全一致的) 八、“为社会进步而奋斗”的基本原则是:持之以恒地主动学习和帮助他人。这里的“他人”包括家人、同事、亲朋好友、陌生人、乃至全人类。
下面,我们抛开短暂时刻的幸福,来解析长久的幸福、整个人生的幸福,也即:一个幸福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如果我们把人分为足够糊涂、足够明白、不够糊涂又不够明白三类,那么,哪类人是幸福的呢?相信大家都知道:足够糊涂的人和足够明白的人都是幸福的,而不够糊涂又不够明白的人则会是痛苦的。 现实生活中,足够糊涂的人和足够明白的人是少数,不够糊涂又不够明白的人是多数。所以,我们也就看到了,幸福的人是少数,不幸福的人是多数。 足够糊涂的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没心没肺型。这类人从来不会想着规划一下人生,想吃的时候就吃、想睡的时候就睡、想玩的时候就玩,天塌下来了都不知道着急,做事也基本上都是敷衍了事(如果条件允许则干脆就不做事),当然,他们通常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随遇而安、得过且过,啃老族和某些富二代、阔太太也属于此类。第二类、走火入魔型。这类人自以为具备了某种智慧,或是破解了某些秘密,再或是掌握了世界真理、通晓了宇宙法则,因而沾沾自喜、陶醉其中、不可自拔,却不知道那些所谓的智慧、秘密、真理、法则,原本就是最基本的常识,甚至还有一些是早就被批判了的错误思想和观点,相当一部分宗教教徒和几乎所有的修行者就是这类人的典型,一部分学者和艺术爱好者也属于此类。第三类、极端主义型。这类人崇尚动物世界法则,他们恃强凌弱、毫无道德底线、毫无怜悯之心,为了个人和团伙的目的不择手段,他们自以为凌驾于普罗大众之上,实则糊涂至极,一切都只为了满足动物式的欲望,丝毫感受不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的快乐与幸福。恐怖分子就是这类人的极端典型,某些政客、某些企业主(甚至一些知名的所谓的企业家)和那些甘愿为他们做走狗的学者、理论家都属于此类。 足够明白的只有一种类型:持续奋斗型。所谓足够明白,就是始终明白,生而为人,绝不能仅仅只为了满足肉体的欲望,幸福只能源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和谐统一;就是始终明白,劳动创造(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和发明创造)是人生幸福的唯一源泉,真正的幸福必须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才能获得;就是始终明白,每个人都追求幸福,个人的幸福和大家的幸福是不可分割的,在追求自身幸福的过程中,不仅不能损害他人的幸福,而且要为尽可能多的人带来幸福;就是始终明白,人的能力不是先天就具有的,必须通过学习和实践而得来;…… 所以,这类人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岗位,都始终兢兢业业、努力把事情做到极致,虽然经常因贡献突出而获得表彰和奖励,但对豪宅、豪车、华服、奢侈品、名利等毫无兴趣,把必须的开支以外的钱都用于帮助他人和公益事业。而且,他们总是利用一切机会努力学习,以提高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即便退居二线了也依然努力发挥余热,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够糊涂又不够明白的。所谓不够糊涂,就是还知道必须要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甚至还要对社会负责,还有做人的基本原则、道德底线以及起码的尊严和骨气,努力工作、诚实守信、勤俭节约、与人和善是这类人的典型特征。所谓不够明白,就是看似什么都明白,实际上什么都不彻底,比如:明明知道要多加学习,却总是浅尝辄止;明明知道做任何事都会遇到困难,但在真正遇到困难时却总是想着退缩甚至放弃;明明知道过度娱乐不好,却总是抵挡不住诱惑;明明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却总是想着投机取巧、少做多得;明明知道贵在坚持,却总是半途而废;明明知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却偶尔还是忍不住干点瞒天过海、偷鸡摸狗的事情;……。经常性地把自己的优势变成障碍、大事上低估自己小事上高估自己、从来就静不下心来真正搞明白一件事情(哪怕有的时候只需要一点点时间)也是这类人的典型特征。不够糊涂又不够明白的人当然也有很多的快乐和幸福,毕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但同时,他们的内心也充满着无奈、遗憾、落寞、空虚、后悔、不甘,所以,他们的幸福是一种虚弱的、肤浅的、不彻底的幸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实际上根本就不是幸福而是一种痛苦。 虽然足够糊涂的幸福和足够明白的幸福都是幸福,但这两种幸福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只能算是动物式的幸福,后者才是人类特有的、该有的幸福。而且,在涉及幸福的各项具体内容方面(如工作、娱乐、社交、保健、赡养老人、抚育子女、应对突发情况、养老保障等),后者是毫无疑问会比前者处理得更为妥当的。一个不够糊涂又不够明白的人要想获得幸福,理论上有两个选项:一、把自己变得足够糊涂;二、把自己变得足够明白。否则,就会一直痛苦着。不过,大家要知道:把自己变得足够糊涂比把自己变得足够明白要难得多。
俗话说:“家有黄金万两,不过一日三餐,家有良田千顷,不过夜眠七尺。” 每个人都在忙,忙着追求更多的物质财富,然而事实证明,追求的东西越多,往往会活得更累。 如果放弃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回归最生活的本质,生活会不会变得不同? 早在一百多年前,梭罗做了一件疯狂的事。 1845年3月的一天,他放下一切,独自来到瓦尔登湖畔。 仅凭一把借来的斧头,开始砍伐树木建造木屋,在湖边开垦土地。 在独居的过程中,他学会钓鱼和狩猎,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除了生活必需品,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断、舍、离。 春天,播下种子,从湖里取水灌溉,看植物发芽,等它慢慢长大。 秋收之后,他会把粮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卖掉维持生计,一部分留下自己吃。 闲暇的时候,在湖畔看朝霞与夕阳,静下来的时候,在书桌前阅读、写作。 给生活做了这次彻底的减法后,他发现: 不被物欲所困,将物质欲望降到最低,幸福感反而更强。 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很难停下追逐的脚步,尤其是看到同龄人,买房,买车,穿着名牌,带着名表的时候,更是难免激起心中的渴望。 我们渴望拥有更多,仿佛那样才能生活的更好。 但物质欲望是一个填不满的沟壑,无尽的追求,只能让自己迷失其中,失去生活的乐趣。 就像梭罗所说: “大多数的奢侈品,大部分的所渭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 衣服是用来维持体温,而不是去衡量一个人的身份地位; 房子是用来遮风挡雨,而不是评判一个人的物质水平; 家是用来包容爱与温暖的,而不是用来攀比的砝码。 林清玄说过:“愈是内在芬芳,愈是朴素单纯。” 学着不去过分追求财物,学着断舍离,学着把生活变得简单,你会发现,快乐的生活,其实并不难。(文 / 青衣)
人生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横坐标,一个是纵坐标,横坐标指的是物质,纵坐标指的是精神。当你在关注物质层面的时候,你赚再多的物质你的内心都是空虚的都是恐惧的。当你关注横坐标的时候其实你还要关注一下你的纵坐标,换句话讲你纵坐标上去了横坐标的那个物质自然显现。人生比到最后比的是高度而不是宽度。我们很多人都在追求人生的横坐标认为只有物质才能让我开心才能让我快乐,但是最后才发现只有纵坐标的内心才能让你开心才能让你愉悦。
1
共5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