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中国不能再韬光养晦,该出手时就出手,加快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发布日期:2019-03-23    浏览次数:8514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这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来最激烈的一次博弈战。众所周知,中国一直以来秉承着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但如今中国在新形势下,是否还有必要坚持韬光养晦呢?

         就如今的国际形势,《共绘网》认为:中国无需韬光养晦,该出手时就出手,加快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例如,今年发生的委内瑞拉危机,中国完全可以利用雄厚的外汇和易货方式,来帮助委内瑞拉起死回生。一方面可以扩大中国的商品出口(即用委内瑞拉的石油换取中国的商品,扩大双边贸易额);另一方面又改善委内瑞拉民生,促其国内稳定,帮助落后国家,从而提升中国的影响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快“畅言一下”跟大家聊聊你的看法吧。毕竟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一种思考......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韬光养晦 出手 共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
赞同(43)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狒狒2024-12-19

中国的和平不可能孤立存在。何为命运共同体?就是地球文明应当是一个整体,全世界不同制度、民族和信仰的人民应当且必然休戚与共,荣辱与共,兴衰与共。科技越来越发达,地球村越来越近,人类已经可以做到在短短一天内就环绕整个地球,想去任何地方都非常方便。无形的交通运力和信息网络已经将全世界人民给深度链接到了一起。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的安全与和平,都不可能孤立于整个世界单独存在,中国当然也不例外。唯有世界和平,各国才有和平,唯有世界安全,各国才有安全。从这个层面看,无论是俄钨冲突,还是阿以冲突,实际都在深刻动摇着世界和平的基石。而作为煽动、支持、挑起俄钨以及阿以冲突,并从中获利的美国,实属人类文明的灾厄:战争恶魔。它是一切混乱与罪恶的源头,战争恶魔会随着战火蔓延而不断做大自身。因此如果我们坐视美国不断做大升级俄钨冲突,坐视美国不断扩大升级阿以矛盾,那么美国就会通过战争机器大发横财,盎撒疣太就会获得东欧最富饶的土地,就会重新深度巩固绑定石油美元结算霸权,进而就会将中国的能源伙伴阿拉伯世界国家各个击破,就会将中国北方地缘大邻俄国逐步拖垮,进而陈兵东北亚,给我们带来兵临城下的实质威胁。所以我们中国断然不可能坐以待毙,断然不可能坐等局势恶化到那个层度再出手,我们断然不允许也不接受这一幕的发生。因此,我们手里有牌,现在就要打。和平拖延不来,妥协不来,闭门不来,和平只能打出来。平局

(1)

蒋晓明2023-04-04

携手各方的前行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 当地时间2023年2月8日下午,经过约8000公里飞行和长时间行车,中国救援队抵达土耳其地震重灾区哈塔伊省,随即投入紧张的救援工作中。土耳其、叙利亚发生强烈地震后,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向土、叙两国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派出救援人员21批次、308人次,提供土方急需的救灾物资,加快落实对叙利亚的粮食援助项目,以实际行动诠释命运与共、风雨同舟的理念。(记者刘华 杨依军 许可 朱超 伍岳)

(0)

张大夫2022-11-25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经历了从酝酿、提出到不断充实、发展的历史过程,其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完善,因其科学性、时代性、先进性、实践性的理论特色,赢得越来越广泛的理解、认同和支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不断丰富发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宏阔实践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日益全面和深刻。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5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详细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位一体”的总体路径,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2017年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进一步提出建设“五个世界”的总体布局。2021年和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国际形势出现的新变化新挑战新问题,从解决和平与发展两大核心问题出发,先后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呼吁打造全球发展共同体和人类安全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作者: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

(1)

益美2022-07-15

看到中国这些变化,切身感受我们的大好河山有多美丽,珍惜当下拥护领袖

(0)

十里春风2021-09-09

一个以“接触和韬光养晦”为特征的时代已经结束。我们无疑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中美两国政策呼应的地方其实所剩无几。在“竞争+对抗”的主导范式下,我们对“合作”也不要抱什么幻想。

(0)

刘信荣2021-07-15

忍无可忍,中国无需再忍!逼着兔子不能韬光养晦,那就要招呼搬砖了

(0)

段梅清2021-07-11

几十年的韬光养晦,中国,不再沉默,不再隐忍,在以实力为后盾的国际外交舞台上,中国开始显现东方王者的风范,呜乎壮哉,我少年中国如喷薄而出的八九点的太阳,目送日薄西山的老朽帝国在瞌睡乔的带领下沉沉坠去

(0)

马老师2021-07-05

过去的中国,在外交场合曾经是韬光养晦的。 后来发展到据理力争,再发展到联合盟友反击。 可那是没有被“惹翻”的中国,谦谦君子,和和气气的中国。 这一次,五眼联盟的极限施压,终于惹翻了中国,我们是时候让西方看看,“不好办”的中国是什么状态! 中国最近几天对美国彻底调查,彻底孤立;对加拿大种族灭绝呼吁调查,对英国争议领土表态站队是对“五眼联盟”砍出的连环三板斧。 三板斧是隋唐以来的经典杀招。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招式的无限变化与无限复制。 比如针对加拿大种族灭绝原住民的人权调查指控,未来复制到五眼联盟其他国家“美国对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澳大利亚白人对原住民的种族灭绝”“英国对殖民地原住民的种族灭绝”都能是最有力的杀招!(北风雪林)

(0)

张家乐2021-06-02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伟人邓小平秉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给中国赢得了30多年有利的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大巧若拙,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今天青年节重温他的教导,恰当其时:“善于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我们是一个大国,只要我们的领导很稳定又很坚定,那么谁也拿中国没有办法,谁也压不垮我们”。——王育琨手记

(0)

甘霖hh2021-02-24

这个棋战不好打,关键是展示实力不好把握,很可能被美国人认为是虚张声势,以前一直韬光养晦,现在进行力量展示需要实事求是,避免浮夸;其次是展示使用实力的决心,对于拥有的实力,要有使用的决心,这个决心如何表现出来并为美国人所理解是必须考虑清楚的。

(0)
1 10条信息

邢仕富2022-03-08

做好自己的事[强],希望以后继续韬光养晦。

(0)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