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 “八月节”。在这个夜晚,人们看着明亮的月亮,会想念远方的亲人。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古代中秋节时,人们要祭拜月神。祭拜月神时,要摆上月饼、西瓜、葡萄等。到了唐朝,中秋节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个晚上,人们都从家里出来赏月、玩月。到了明清时期,中秋节成为中国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嫦娥奔月。据说,古代中国有十个太阳,庄稼和人都快被晒死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了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人们都非常尊敬后羿。而后羿教人们射猎。他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来,很多人来跟后羿学习。一个品行不好的叫蓬蒙的人也混了進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遇到了一位神仙,给了他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后羿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而蓬蒙知道了,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外出打猎,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等后羿走后不久,蓬蒙就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就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家后,非常伤心,只好在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现在人们过中秋节,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圆圆的月饼表达了人们对团圆的期盼。
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每年过年前,也就是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起到三十日,人们把这段时间叫做“小年”。每家都要打扫卫生,好干干净净的迎接过年。 除了打扫卫生,每一家还要准备年货,比如鸡鸭鱼肉、水果、糖果等。每一家还要准备过年时拜访亲友时的礼品,还要给小孩子买新衣服。 除夕晚上,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北方地区有吃饺子的习俗,因为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所以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同时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南方吃年糕,象征新一年的生活甜蜜蜜,步步高。晚上12点,也就是新年刚刚来到,每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鞭炮。 初一,人们都穿着新衣服,先给家里的老人拜年。小孩给大人拜年时,还会得到压岁钱。初二、三人们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 节日的大街上也很热闹。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 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过年才算真正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