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公共性,是指人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属性,是在人的利己性与利他性的整合中所形成的人类生存的共在性,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依。
共绘网认为和谐、友善、民主、公正、法治、开放、自由贸易、多边主义、互联互通、世界币、维和部队、和平、 交流对话、统一和全球化等均属于“公共性”(公共主义)产物。以全球化为例,自全球化现象产生,世界就变成了一个小村落,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社会主义国家的利他性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利己性互相碰撞融合,形成了一种合作的依赖关系,尽管这个关系在不断的变化,但难以彻底割裂,当人类共存的思想深入每个地球村民的心中,那么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望也将有可能实现。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快“畅言一下”跟大家聊聊你的看法吧。毕竟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一种思考......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习近平总书记:我们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打着多边主义旗号搞拉帮结派“小圈子”的行径,明确指出“多边主义的要义是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当地时间3月22日,在美国白宫每日媒体简报会上,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表示,美国希望与中国就广泛的问题加强直接对话。 是的,你没看错:希望与中国加强对话,直接的那种! 事实说明,阿拉斯加中美交锋,美国人咋呼归咋呼,但玩到最后,他们总归离不开中国,只要不像特朗普那么非理性,就得和我加强对话。 现在,现在双方的第一轮交锋也是暂告一段落,所以交锋过了,就要回到谈判桌上谈一谈。 而我们的态度很明确:谈,可以;打,奉陪;欺,妄想。 这种谈谈打打、边打边谈的交锋模式,有可能是未来我们和美国之间的一种常态化模式。
从应然的意义上讲,民主与法治或民主与宪制是并行不悖的。尽管“民主是个好东西”,但应该意识到,单纯的大众民主,或者说不受限制的民主——即便是代议制民主——也是有缺陷的。对当代转型国家来说,民主与法治应该是齐头并进的关系,民主与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不可偏废。民主之所以会遭遇失败,固然是民主制度的内在逻辑出现了问题,具体一点说,是“高度的选民政治分裂与离心型民主政体的结合”所致,但如果从更为广阔的视野来看,则是民主与法治的分离,是没有构建出一个优良的法治与宪制的政体所致。所以,我认为《民主崩溃的政治学》的一个短板是并没有从民主与法治、民主与宪制关系的视角展开论述,仅是局限于政治学的视野,探讨了政治体系的内部机制与功能问题,而没有明确揭示出法治与宪制不彰是民主失败的一个更为根本性的制度原因。(作者|高全喜)
1
共6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