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国各大城市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人数逐渐清零的时候,国外的疫情却进入了一发不可收的局面,对全世界而言,这场新冠肺炎病毒的战役才刚刚开始。
新冠肺炎病毒最初出现在我国武汉,因为武汉卫健委的瞒报导致疫情伴随春运的人口大迁徙从武汉向全国各地蔓延。新冠肺炎疫情一下子把人们带回了有非典的2003年,但与非典不同的是,新冠肺炎的病毒来源不明,传播性极强,后期甚至出现了很多无症状感染者,到处人心惶惶。从疫情发生到中国各省逐步清零确诊患者,医务工作者成为这场战役中最美的“逆行者”,前有“吹哨人”李文亮医生染病离世、身患渐冻症的金银潭医院院长仍坚持工作,后有更多平凡又伟大的医生、护士投身这场战役。为了给世人警醒,共绘网倡议12月8日为世界“防病毒和防疫情”日,在灾难面前人类必须齐心协力,也是为了铭记医务工作者做出的伟大贡献。对此您有什么感想?快“畅言一下”跟大家聊聊你的看法吧。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有什么办法?总是医务人员来扛!阳性照样挨去上班[大哭][大哭][大哭]。 医院人员比以前更辛苦,不仅身体苦,精神压力更大。以前受尊敬,现在被抱怨,因为患者太多了,顾此失疲。
很赞成这句话:“既然控制不了病毒,那就控制好我们的情绪吧。”在疫情仍在的今天,我们需要控制的可能首先是对病毒过于乐观的情绪和侥幸心理,于是盲目地自信:我和我的家人不论老小,都不会被感染;即便感染,也不会是重症;即便重症,医院也有空闲的病床等着;即便没有病床只能躺在家里,极低的致死率也不会摊到我和家人头上;即便摊上了也没办法,人总是要死的,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就跟赌球赌输了一样。问题是,如果大家都那样想,抗疫失败,疫情有可能真的会朝着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方向发展,那就后悔莫及了!
后遗症,谁敢说没有!一个人多次感染,周围人多次感染。感染休息养病这样子各岗位就总缺人,不论哪个岗位缺人生活就会打乱。一个人多次感染又不是感染后就会有抗体,它就是无数次的感染让身体逐渐虚弱。躺平的代价太高了,其实中国不是要绝对清零,是要动态清零,因为我们还没做好共存的准备
普通人能做什么? 世道复杂,前路艰难,我们普通人能做些什么? 1. 打疫苗! 如果知道有一天不得不开闸泄洪,那最好先穿上救生衣。 根据香港卫生署提供的信息,不打疫苗人群病死率是2.87%,接种疫苗两剂次人群病死率0.14%,接种3剂次人群病死率是0.03%,两者分别相差20倍和95倍。 不要再有侥幸心理了,赶紧接种完整疫苗。如果你关心你的家人和父母长辈,就敦促他们接种疫苗。 2. 疫情来了也不要慌张。 我个人认为,未来的某一天,病毒会逐渐渗入我们的生活,这是无可避免的结局。 在未来全民被病毒浪潮冲刷的时候,也是社会面临考验的时候,我们要保持淡定,不信谣,不传谣,不额外添乱。 不要轻信网络上的新闻,主动回避那些博流量的无良媒体,不要被戾气和网络喷子影响了判断力。 3. 增强体质,小病不要去医院,把医疗资源留给真正有需要的人。 一生病就扎堆去医院,是我们目前医疗体系里最大的bug。 在没有实现分级诊疗体系前,我们能做的最大贡献就是,小病不要去医院。(作者:木马君)
坚持命运与共,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流行性疾病不分国界和种族,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国际社会只有共同应对,才能战而胜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打赢了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力做好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我们积极推进国际抗疫合作,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发挥领导作用,加强国际联防联控,坚决遏制疫情蔓延。我们倡导完善全球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能力、打击虚假信息能力、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能力。我们支持和参与全球疫情科学溯源,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政治操弄。我们发起了新中国历史上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向发展中国家抗疫和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援助,推动疫苗成为发展中国家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产品,为促进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生命权健康权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者:杨洁篪)
自然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本来我们就活在各种细菌病毒的世界里,抗争是必然的,总会有输赢,我相信我们的医学科学家可以对抗这该死的病毒,在这次疫情里,就可以反应出很多问题和漏洞,也可以考验一个国家的团结和发达程度,更可以体现出该国的科学家们是驴还是马!
看个人体质,身边99%的人都平安度过了阳性感染,普遍反应是1-3天后有缓解,一味地宣扬个例,制造恐慌,也是大可不必,什么病不死人,难道生活都要停滞下来,不生活了?这不现实!
1
共3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