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应是独立的第三方,这个理念虽来自西方,却是决策科学化的必然要求,其首要职责是影响公共政策和舆论,它们来自民间、服务民众。
我们知道,智库与智囊有根本区别。中国两千多年前就有智囊,昔孟尝君三千门客,不乏鸡鸣狗盗之徒,但主要是智囊们。那是一种委托与委身关系,有良士择明主,委身投靠的意思。智库则不同,这个现代概念包含独立、创新及一套严谨的研究逻辑。虽说新闻记录历史,历史映照未来,但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未来需要智库指点迷津即文、史、哲不分家。对于此话题你是怎么看的呢?你有何高见?快“畅言一下”跟大家聊聊你的看法吧。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观察者网:智库要为政策服务,很多时候也会被舆论误解。怕不怕挨骂?智库研究者如何保持研究定力,不受舆论的冲击随风摇摆?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的确,智库学者很容易在风口浪尖,不是所有研究人员都能做得很好。十多年来,我越来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果我的内参获得最高决策层批示,我有时会担心会不会得罪了具体执行部门负责人,好像是给首长“打小报告”似的。另一方面,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发声,会受到观念不同、立场不同或者信息获取不同的民众的误解甚至批判。但我仍然热爱着这份职业,享受着职业的成就感以及与时代、国家共呼吸同命运的荣誉感。 对于如何保持研究定力,每一位智库学者都有不一样的方法论,对我而言,至少有三点:一是勤于调研。比如,2022年俄乌冲突,我就赴战争前线调研,去了俄罗斯21个城市,到克里米亚时差点遭受空袭,所以这两年来,我对俄乌冲突的分析与观点都富有前瞻性与准确性。二是保持冷静,切忌哗众取宠。三是潜心阅读,从各方获取消息。从这些角度看,智库学者远比纯学术学者更不容易,不过,我很享受于这种“不容易”。 中国智库发展仍需要有更多制度变革
有时候,国家与国家之间,国际关系再怎么复杂,我们用哲学思维的观点,哲学的眼光看问题,处理国际、国内问题时,复杂的事情就可以简单化,反之,简单的事情也可以复杂化,如果处理不好,甚至可以发生难以驾驭的突发事情,正如毛泽东1972年会见尼克松时说,我只与你谈哲学问题,具体问题你找周恩来总理他们谈去。伟人之所以是伟人,他的思维,他的观点,他的远见往往比常人看的更高、更远、更透彻。抛开,政治、历史、现实、客观实际、哲学观点,只要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处理任何事情就有可能事倍功半,或者将付出代价。(新思想之窗)
1
共4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