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中,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带来人类的组织方式、治理方式和制度体系的变革。信息化时代,大数据和云计算助力国家治理和社会与社区管理,未来将更加注重国民的参与、沟通和合作。
在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的今天,国家社会治理和社区管理越来越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和保障。通过发现和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内在关联,决策者和管理者能做出更有理有据、科学高效的选择。这又基于数据的海量集合,未来十年,是整个数字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每个国民都应该参与到数据的生产和汇合(采集)中,目前人们注重的数据安全、存取和隐私共享是必须要过的一道坎。您怎么看?如果您有何锦囊妙计可以安邦治国平天下,赶快来《共绘网》评论区参与讨论吧!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发达地区往往是人口流入地区,基层社区的社会结构复杂,城市政府大力提倡政社分离,将政权组织的社会服务能力分包出去,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化服务能力。但在欠发达地区,更应该强化基层社区的综合性服务能力。基层组织需要通过这种综合性的服务来紧密联系群众,帮助群众安排好生活,这是中国的基层组织的“核心业务”。将一种组织的“核心业务”分离出去,肯定不是这个组织自己主动做出的选择,有上级部门越级干预的嫌疑。当前社会组织所承担的不少功能其实是村居组织本来可以承担的功能。当前,在发达地区的政府部门大力推动的“三社联动”实践中,已经触及了基层组织的“核心业务”是否可以被专业化或市场化的问题,引发了很多的争议。欠发达地区应该引以为鉴。(熊万胜|华东理工大学)
数字中国建设纳入干部考核的决策价值与意义。最近20年,中央对地方领导干部绩效考核评价(KPI)有三次重大标志性变化。 第一次是将经济发展(实际就是GDP)纳入KPI考核。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激励了地方政府为经济增长而展开的有效竞争,带动了对招商引资及出口(沿海)等的突飞猛进,这也是构成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秘诀之一。 第二次是“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幸福中国"的美好愿景,并将民生幸福指数纳入官员政绩考核。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总要求,坚决守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来了食品安全、城市治安、环境污染治理和社会保障事业等各方面翻天覆地变化。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说:“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在这一背景下,2013年12月,中共中央组织部正式下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考核评价政绩的主要指标。2020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通知》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判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重要标准。注重考核民生保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引导领导干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增强政绩考核群众参与度,在政绩考核中充分反映群众感受、体现群众评价。 第三次也就是这一次,将数字中国建设纳入地方领导干部KPI考核,预示着从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要素、平台经济、数字技术等方面的数字中国建设将全面加速,也标志着数字技术与干部队伍建设双向发力格局的正式确立,标志着从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到执政理念和治理层面的全面对接,数字中国建设正式上升为治国理政的有机组成和重要内容。在这一新的激励导向下,不同层级政府的社会动员能力、资源协调能力与数字中国的通盘规划建设能力有望在新的起点上同频共振,数字中国建设将是一个自上而下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活力发挥双向奔赴的过程。(领导决策信息周刊)
推进智能化服务。引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促进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发展。推进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与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智能家庭终端互联互通和融合应用,提供一体化管理和服务。整合家政保洁、养老托育等社区到家服务,链接社区周边生活性服务业资源,建设便民惠民智慧生活服务圈。推进社区智能感知设施建设,提高社区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从长远发展来看,强化数据安全体系建设,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一方面需要数据安全“法规制度层”基础设施构建,牢牢守住数据安全底线,另一方面也需要注重数据安全“硬科技层”构建,重视拟态防御、数据加密、隐私计算等基础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用产业发展解决数据安全问题。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向前,自然村落变为社区住宅,农民变市民,宅前屋后变成楼上楼下,一个声部的乡音早就唱响了各地方言及至国际交响曲。在村落治理向社区治理的华丽转身中,无论是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内容、治理要求等,尤其是“精细化”三个字,更是对区域的社会治理主体发出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不长的时间里,让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地域、领域文化烙印的社会治理主体,在新的区域内,培育并形成区域认同感、归属感,那么我想,以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落脚点,以民俗文化传承、发扬为切入点,“重塑区域文化,挖掘基础团队;形成区域特色,凝聚基层力量”。特别希望《共绘网》能给予这方面的理论和经验指导。
社区是国家治理与社会自身力量的交汇。中国的社区建设有其自身的历史沿革和时代使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期待《共绘网》的成果,能为我们抽丝剥茧,通过您对社区发展的独到见解,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从理论层面给予指导。
啊啊啊,看到《共绘网》简直如获至宝,研究生毕业论文的主题就是聚焦中国的社区治理。在疫情期间,我到社区一线去帮助社区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看到了许多社区工作者不分日夜的奔波忙碌,我也时时在想,在面对这次疫情冲击或者是其他重大事件时,社区如何发挥作用,如何更好的发挥作用,这是我想去研究的问题。
在过去十年时间里,智慧城市借助数字化手段切实提升了城市治理水平。但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一些所谓的智慧城市集中暴露问题,特别是由于“重建设轻运营”所导致的业务应用不足。 在此背景下,城市管理者希望通过运营中心盘活数据资源,推动治理与服务的全局化、精细化和实时化。 而AIoT技术的日渐成熟和普及、空间计算技术的进步,将进一步提升运营中心的智慧化水平,在数字孪生基础上把城市作为统一系统并提供整体智慧治理能力,进而成为未来城市的数字基础设施。
1
共10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