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经济复杂局面,数字经济展现出顽强的韧性。
特别是在这次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间,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同办公、跨境电商等服务广泛应用,促进各国经济稳定、推动国际抗疫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展数字经济是各国推动经济尽快复苏的关键举措,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潜力所在。既然如此何不将政务、产业、消费和服务都“上云”、“上星”,通过互联网“线上”的广泛应用,从而构建互联网数字经济的一体化体系呢?各位看官们觉得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评论。同时,感恩您随手传递到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内涵。数字技术一般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和云计算。数字技术与技术创新的融合要求人工智能技术把日益海量化的数据、不断优化的算法模型、持续提高的计算能力应用于实体经济,提高实体经济的智能化水平。云计算技术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的运用要求把许多计算资源集合起来,通过软件实现自动化管理。区块链技术优化了传统实体经济产业升级中遇到的信任和自动化问题,增强共享和重构助力产业升级,重塑信任关系,实现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合一,建立起高效的价值传递机制。大数据技术通过数据库软件工具捕获、存储、管理和分析数据集,有效把握经济走向,提高实体经济企业的决策水平,给实体经济带来价值。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可以提高实体经济的生产力,区块链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可以改变实体经济的生产关系。洪银兴,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保平,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还是在于如何面向产业集群激活数据要素,而激活数据要素的最好办法就是要让传统企业能从中获取更大的市场收益。为此,激活数据要素的突破口还是在于建设产业数字金融体系,企业通过资产数据化和数据资产化,可以建立基于数据和算法的多样化资产管理模式,并与传统金融市场相融合,从而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从“整体智治”到“整体布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的引擎带动,打破部门信息壁垒,形成囊括各个领域的管理闭环,进一步推动生产关系适应数字化发展的大趋势。袁家军履新重庆市委书记后,进一步推动整体智治工作,在专题调研数字重庆建设并召开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数字化是体系重构、流程再造、能力重塑,是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迈向现代化的关键变量,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必答题。要全面贯彻数字中国战略,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实战实效。坚持矩阵式发展模式,推进横向协同、纵向贯通,不搞重复建设,实现各层级一体推进、步调一致、高效协同、整体提升。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数字重庆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梳理核心业务、突出多跨协同,找准应用场景、强化需求导向,从最现实最紧迫的任务入手,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时序推进、久久为功。目前,重庆市正围绕夯实数字底座,完善顶层设计,激活基层创新,调动政府、企业、社会协同参与数字重庆建设,形成了全社会共创共建共享的良好态势,高性价比的数字重庆系统正在加快构建。(领导决策信息周刊)
全球数字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创新周期,面临着三个问题。 第一是策源,谁是数字经济的策源地。 第二是融合,过去更多是靠数字产业的发展驱动经济发展,接下来将更多是数字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数字与产业、城市、社会如何深度融合的问题。 第三是开放,我们如何构建一个商业的、能够在全球领域驾驭数字经济的生态,这比技术话语权要更加具有竞争力。数字经济的下半场更多围绕数实融合进行深度发展,因而数实融合是未来最大的机会。(曹钟雄,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数字战略与经济研究所所长)
主持人:数字技术对企业创新有哪些影响? 安筱鹏(阿里研究院副院长):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为45.5万亿元,这一经济规模由两部分构成: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2021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为8.35万亿元,产业数字化规模达37.18万亿元。从统计角度来讲,数字经济本身就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带来很多变革,从实践角度看,数字技术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下几方面值得重点关注。 第一,用户深度参与。“95后”“00后”新消费人群出现,这部分群体拥有新的认知方式,其决策逻辑也在发生变化。数字技术使消费者拥有更大表达权、参与权、话语权,消费更具个性化、实时化、场景化、内容化、互动化。如何响应这种变化,让消费者参与创新,对供给端提出新要求。 第二,零成本试错。数字孪生技术正在为创新构建一个通向零成本试错之路的新模式。先在数字世界进行产品模拟,再在现实世界快速响应,对各项参数进行分析和优化,从试验验证到模拟择优,提供了有利于精准研发和提升产品创新速率的新业务方法论。应用数字孪生技术的生产线,产品研发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第三,高频迭代。数字技术给创新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创新频率、迭代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品牌及分销、运营分析周期、新产品上市周期等创新闭环周期大幅压缩。企业竞争是各环节都在提速的高频竞争,各环节提速是企业竞争的法宝,也是应对不确定性的关键。 第四,数据驱动。高效率的资源配置越来越依靠数据流动。无论是创新、生产还是决策,都呈现出数据驱动特征。科学、精准的资源配置就是要把正确的数据以正确方式在正确时间传递给正确的人和机器。数实融合在重构企业创新模式的同时,自身也呈现出一些新趋势。近期阿里巴巴发布的《2022数实融合趋势观察》指出,数实融合正从消费迈向生产、从餐桌走向土地,从大企业到中小微企业,从数字化转型到天生数字化,数字化与低碳化开始孪生发展。阿里巴巴这样的平台企业,提供了丰富便捷的数字化工具,让各行各业数字化的门槛不再高不可攀,越来越多的中小微企业加速了数字化进程。 总之,数字技术带来多重影响,其中对企业创新模式的改变是一个重要方面。就平台经济而言,基于数字技术平台,通过对全球创新资源的广泛连接、高效匹配和动态优化,平台型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起多主体协作、多资源汇集、多机制联动的创新生态,进而形成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快速孵化、规模扩散、持续迭代的新型创新体系,这或许是未来10年全球数字经济竞争的制胜点。
当今中国,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新动能不断激发。数字经济日益彰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无穷的创新活力,必将为中国在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中抢占制高点提供更加强劲的动能。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数字经济如何引领全球新趋势》显示,中国拥有全球最活跃的数字化投资与创业生态系统。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占到全球电商交易总额40%以上,而在十年前这一比例还不到1%
秦朔: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互联网进入中国,而今1/4个世纪已经过去。人类历史的四次工业革命(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智 能化)前后有200多年,在中国则浓缩在最近这二三十年,再加上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交融在一起,上演了无数精彩纷呈又起伏跌宕的活剧。 正因为有太多的“化”聚合在一起,数字化、智能化在中国也有着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广阔的空间:工业化加信息化,是“两化融合”;+移动互联网,是在线经济;+国际化,是跨境电商;+智能化,是“数字孪生”,是C2B(消费者到企业)的个性化、柔性化制造;+供应链和上下游,就成了平台与生态;城市化+智能化,是智慧城市…… 这就是数字化的第三步——“数字化激活”。数据驱动、价值重构与敏捷创新,贯穿着所有“化化相融”,成就着“造化万千”:无论是各个产业、社会服务,还是政府治理,都存在大量盲点、堵点、痛点、难点。数字化转型的作用,就是要让盲点被照亮,堵点被击穿,痛点被化解,难点被克服。就像在茫茫人海中,突然有一股力量,帮你找到了心目中最向往的那个“她”。你们原本不该如此遥远。当你和她之间的整个链路被激活、被缩短,人生从此不同。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推进数字产业化,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兴起,网上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非接触经济”全面提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5G、集成电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创新活跃、渗透广泛、辐射和带动性强,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我们要认真贯彻“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的部署,聚焦战略前沿和制高点领域,立足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完善核心产业供应链体系,创新应用场景,加速产品和服务迭代,加快数字技术产业发展步伐。超前布局前沿新兴数字产业,实施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展超高清视频产业,提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产业竞争力,促进虚拟现实技术和产品应用普及。 同时,继续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服务业、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信设备、智能硬件等重点领域,加快锻造长板、补齐短板,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带动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构建自主可控产业生态,有效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提升关键软件供给能力,加快繁荣开源生态,全面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着力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引导,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集群化发展,高质量建设中国软件名城、中国软件名园,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1
共1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