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国际传播西强我弱,如何提升中国的传播能力及软实力,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发布日期:2020-12-26    浏览次数:5115

        人民日报于2016年9月20日发表评论文章“切实改变国际话语权‘西强我弱’格局”,文章称尽管中国国际话语权已大程度的提升,但“西强我弱”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


         国际话语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仍然面临诸多掣肘。中国不仅在国际舆论议题设置上缺乏足够能力,常常只能被动接受;而且在外交政策的实行与国际责任的承担上还常常受到无端的指责……对此现象,您是否也觉得如何提升中国的传播能力及软实力,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呢?各位看官们觉得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评论。同时,感恩您随手传递到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

相关热词搜索:国际传播 中国 传播能力 软实力 现实问题
赞同(29)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jhjjhyce2023-10-31

从欧盟对华政策文件可以看出,欧盟的对华认知又一个变化过程。1995-2005年,欧盟对中国的认知是“全面伙伴与挑战”,中国是个重要伙伴,但这个伙伴有不确定性,会对欧洲形成挑战。第二个阶段是2006-2018年,欧盟的对华认知是“战略伙伴与挑战”,就是说中欧从全面伙伴关系上升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强调我们伙伴的重要性。2019年开始定位为“伙伴与对手”。这种认知变化隐含出情感的变化。因为这样的变化,欧洲的舆论氛围也在发生变化,开始出现一些理论包装。如我们所熟知的软实力概念,中国这些年在经济发展之后希望构造中国的软实力,我们开始通过孔子学院、文化交流等民心相通措施加强交流。 但欧洲把中国软实力的构造措施称为锐实力(Sharp Power),不是西方概念的软实力。这种观点体现在2017年年底12月份英国的《经济学家》的封面文章《中国影响的新形态》(The new shape of Chinese influence),说中国不是软实力,而是锐实力,指责我们是“威权国家”,在利用本身条件以经济力量渗透新闻、教育、智库或新媒体等领域,以影响当地民意。从2017年上半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下半年,西方舆论氛围开始发生变化。这种氛围从学术界到理论界,包括德国的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为代表,对整个中国的外交开始更多地质疑和怀疑,引发其最后形成政策文件。这是“一带一路”过去十年当中的一些挑战和问题。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史志钦

(1)

rtrfss2021-05-27

最近国际舆论战, 反击效果显著! 继续加油!我的国!

(0)

hjkigsd2021-05-10

如果让你回答国内哪里的“天地”最好,也许、可能你会回答北上广深最好,可是去年广东的一位中考生却是另外一种回答。 去年,广东中考作文,是一道半命题的作文,题目“如果生活有选择,我愿生活在……”,后半部分是开放性的,由考生自己选择。中考后,评卷老师阅卷时发现,一考生的作文是《如果生活有选择,我愿生活在新闻联播里》,令评卷老师不得不为该考生独特的视角与深刻思维及极具讽刺思维拍手叫好。节选分享如下:“如果生活有选择,我愿生活在新闻联播里:那里领导个个廉洁勤政,都是时代先锋,人民群众个个都是先锋和劳动模范”;“如果生活有选择,我愿生活在新闻联播里:那里的农业年年丰收,工业月月传喜讯,外贸天天超记录,即使遇到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形势都是一片大好”;“如果有选择,我愿生活在新闻联播里:那里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穷人们都能看得起病,低收入百姓住每月七十六元的廉价租房,工资增长百分之十一点二,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一三,大学生食堂就餐平均每顿饭二、三元”;“如果生活有选择,我愿生活在新闻联播里:那里物价不涨,交通不堵,到处都是红旗飘飘,莺歌燕舞,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食品安全放心食用,打黑、禁毒、扫黄大有成效,犯罪分子全部落马”;“如果生活有选择,我愿生活在新闻联播里:那里人人平等,两会代表参政议政,庄严投票,政府官员接受监督,民主权力有根本保障”;“如果生活有选择,我愿生活在新闻联播里:那里的将军不爱钱,不喝酒,不去文工团,前天航母二入役,昨天导弹飞跃太平洋,今天隐身战机飞临台湾海峡,台独分子风声鹤唳,台湾同胞渴望早日回归大陆”;“如果生活有选择,我愿生活在新闻联播里:在那里祖国超越美国,特朗普垂死挣扎,一带一路处处报捷,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人民心,中国已引领世界走向大同。这是多么美好的世界啊”。更为想象丰富的是,这位考生最后还不无感慨地写道:“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埋在新闻联播里”。并且这位考生委托评卷老师把自己的作文登录在互联网上,让新闻联播里的叔叔阿姨知道他是多么的热爱新闻联播,当他大学毕业后一定要到那里工作、生活一辈子。

(0)

ttfga2021-04-29

需要更多这样的好文章,输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振兴民族文化。

(0)

萨马拉戈2021-03-10

旅法作家边芹指出:西方比我们更讲意识形态,更重“政治正确”。西方有只信一神、只读一经的传统,意识形态一统是正常状态。 西方派往国外的记者,更接近侦探而非文人。刺探内情、培养反对派是他们的基本活计,必要时帮助反对派推翻政权也是份内事,而绝不是我们理解的“满足百姓的知情权”。中国人专挑舞文弄墨的文人作记者。西方人挑记者首先是意识形态,其次是胆略,关键位置血统乃是重要条件。战士和文人对自由的诠释和满足程度会相差多远?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传媒“自由”之下犹似坚硬的混凝土,而我们一放开就如同散沙! 法国中学会考,把哲学考试放在重要位置。2012年哲学试卷的论题之一:“平等是不是自由的威胁?”这种考试不是考技能,而是考你学了哲学(西方文明的思想体系)后的思想状态。这与中国被废除的科举考试有异曲同工之处,即用考试来代代传承本文明的思想体系。

(0)

兆琦2021-03-01

想到身边一些精美还在帮助美国讽刺诋毁自己的祖国,他们偶尔去一趟美国,带回来无数谎言,对美国佬言听计从,对国内的声音嗤之以鼻,这种人现在不少。痛心。与美国打到底.

(0)

王立君2021-02-25

这些年来,中国对在外国的报纸和杂志刊登负面立场一直(大部分时间)保持沉默(中国大使馆的反驳次数可计算),西方杂志,报纸确实对于年轻一代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他们被灌输了负面评论和虚假信息。香港和新加坡是好例子。我看到并听到了许多当地居民的负面评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更糟的是,即使是在附近地区的其他华人,想象一下,常常时间没有中国官方的回应,他们当地居民把沉默为默认.

(0)

YVGD2021-02-24

"就整个舆论场而言,西方特别是美国,是具有绝对优势的,我们不能仅仅指望我们的外交发言人就能改变这个局面。" 说的人多不代表听的人也多!就好比,感觉全世界都在说英语,其实不然,说中文的是第一大人群才是实情!所以不能这样进行心理暗示,欧美西方其实很多时候更像是鬼话连篇的至暗之界!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 做自己的事,让洋灿无事可干; 走自己的路,让鬼佬无路可走!

(0)

甘霖hh2021-02-24

与美西方周旋,一定要用 “共情”这种方法,通俗说就是换位思考,用他们的习惯去思考问题,才能做好我们的舆论工作。当你熟悉了他们的文化背景、宗教以及民族性格以后,就能更好地把控话语权,而不是几乎每次都被动地反驳。比如对他们而言,人是自私的,很正常,我们就不能用大公无私这类口号去打动受众的心。

(0)

詹斌2021-02-23

我斗胆说一下, 正能量得广泛传播 , 年轻人的阵地, 你不占领那就让给别人了 。 特别喜欢《共绘网》 , 一针见血 , 醍醐灌顶 , 望国家采纳

(0)
1 2 17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