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加速兴起,信息网络、生物科技、大数据、物联网等颠覆性技术和网络形态不断涌现,世界各国都加紧高端领域的布局,力图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传统工业发展中的比较优势逐渐消失,产业转型升级、掌握核心技术和工业互联网成为现代化工业发展的关键点。除此之外,大数据、云计算等网络新形态的涌现,关乎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需要我们坚定不移的建设网络强国、数字强国,不断推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打造制造和网络强国,您有什么看法呢?如果您有何锦囊妙计可以安邦治国平天下,赶快来《共绘网》评论区参与讨论吧!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富国之源,肩负创造物质财富的历史责任,是科技创新和民生发展的坚实基础。为此建议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加大力度,以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夯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之基。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要进一步完善创新投入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创新保护机制,加强创新投入的连续性与创新规划的引导性,切实营造开放式创新生态环境。定期开展制造业产业链安全综合评估,围绕重点制造业领域和关键制造环节,推动相关龙头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按照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方式加强核心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装备等的研发突破,打造自主可控产业链。要加快形成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造业标准体系,积极推动国内标准与国际先进质量标准体系对接,健全质量监管及责任追究制度。推进制造业品牌培育,打造若干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世界级知名品牌,完善国内高质量知名品牌向海外拓展的体制机制。 (二)加强制造业领军技能型人才培育。人才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和支撑。以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要着力培育和吸引高端管理人才队伍,建立高效、有序的技术移民制度,以制度支持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和地方政府引进全球顶级人才来华工作。创新教育和科研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科研院所与企业相结合的高端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育方向结合企业需求,人才培养过程企业积极参与,为我国高端实用型人才做好储备。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力度和投入,围绕当前技术工人的紧缺领域,实时更新培训计划,健全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探索推进网络化、开放式、自主型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切实解决当前我国熟练型技术工人紧缺问题。探索制造业类企业员工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鼓励优秀人才留在制造业。加强舆论引导,鼓励实干精神,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加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伟大事业。 (三)加快培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竞争优势。现代竞争是多领域、多维度的竞争,同时决定国家竞争优势的各种因素也会在动态环境中不断变化。面对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约束不断增强局面,必须树立危机意识,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积极培育基于多种要素的综合竞争优势,力保我国在国际制造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此,应继续激发国内消费市场潜力,扩大国内市场规模,提高国内市场对海内外制造业企业吸引力;以新型基础设施为重点,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不断改善基础设施状况;完善产业聚集区建设,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协同能力;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大力改善营商环境,努力降低企业综合税负水平和制度性成本。(作者: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 耿德伟 傅娟)
产业环境亟待提升。我归纳有三个偏差,第一个是认知偏差,是不重视制造过程、制造经验的结果。这个积累非常重要,就是好大喜功,没有认识到工业1.0、2.0、3.0到4.0要一步一步走,为什么?因为工业化的进程可以缩短,不可以省略。省略了任何一个环节将来都要付出沉痛的代价,而且早晚要补上。第二是引导偏差,很多引导策略不系统、不完整、碎片化,没有办法执行,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差,重点也不突出。这种情况下,没有办法形成共识、形成合力。第三个偏差就是执行偏差,在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或者推进智能制造过程中,没有看见主导力量,各自为政,一片散沙,而且资本、人力、物力的投入都浪费掉了。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形势,(形势)就是这么严峻。(文/年勇。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原司长)
工信君:工业互联网被认为是实体经济的新风口,是继消费互联网后,中国经济特别是中国工业的新动能,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四年提及工业互联网,比较罕见。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来看,包括海尔在内的诸多工业互联网玩家似乎都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且各家的优势并不突出。因此,所有的玩家都有机会。不过,发展的战略战术可能还有待理清。据国内一家工业互联网巨头介绍,他们目前以做项目为主。但在这方面,新的工业互联网玩家(如工信部推出的N+M个平台)如何与SAP、用友等传统的拥有核心产品的数字化转型玩家PK,还有待观察。
当今世界,为什么有些国家很牛逼,有些国家很落后?最重要一点,还在于工业化,在于制造业!近代史的本质是工业化,工业能力决定国家命运,这是我的基本史学观。 一个国家有没有现代化,能不能现代化,看的是什么?有没有独立的工业化体系!有人不服,跳出来杠:“工业化有那么重要吗?”当然! 过去500年英美横霸天下,原因很复杂;但根本的原因,还是他们掌握了现代制造业,就是大机器生产。一旦有大机器生产,它的经济效率,就可以对东方手工劳作,进行降维打击。 而环看全球,那些没有工业化,或者工业化只完成一半的国家,很容易就被西方列强左右和颠覆掉,更谈不上什么繁荣、富强、自由和民主了。
金灿荣:国际上不要犯战略性错误,国内不要犯左倾错误。我觉得这两个错误避免了,我们第四次工业革命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很大,是吧?如果我们搞成了,那是很有面子的。我们这一代上对得起祖先,下对得起孩子。你想从逻辑上讲,第四次工业革命如果我们搞成了,必然结果,是不是我们生产力领先全球,我们一定拥有人类最好的技术和产业。你有最好的技术和产业,国家一定又先进又富裕。这个国家又先进又富裕,必然的结果,以后我们的孩子出国全世界免签,还签个什么证呢?人家欢迎你去。 那个时候人民币一定是第一货币,大家都很欢迎,地位超过美元。出国不用换汇了,是吧?拿个银联卡,或者那个时候搞不清楚什么卡,随便刷。人家欢迎,对吧? 我们孩子最幸福的是什么?全世界讲中文,高考不考英语了,幸福吧。美国孩子可能就痛苦了,因为他们高考要考中文了,对不对?这么大一串是希望大家重视这个事儿,第四次工业革命确实是在到来,中国确实有机会,一定要抓住。但是反过来讲是对美国的挑战,是美国建国以来从来没有的挑战。这个挑战美国现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中国跟所有美国以前的对手不一样,美国刚建国,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都打它。
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技术革命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最重要动力。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之前,人类经济总量几乎长期零增长,而后才出现爆炸性增长。英国靠第一次产业革命崛起为日不落帝国,美国靠第二次、第三次产业革命崛起为新一代霸主。遗憾的是,中国虽有“四大发明”,却在历史上因为长期的闭关锁国,与前三次产业革命基本无缘。如今,中国和美国正围绕第四次产业革命展开激烈的竞争,在 5G 等领域中国已经具备领先优势。新技术犹如催化剂,一旦与“世界工厂”深度融合,将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这也是美国对“中国制造 2025”感到不安的真正原因。(作 者 | 刘胜军)
梅新育: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立足于工业化的进展。二战之后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几乎所有新兴国家都曾先后将工业化定为国家目标,但迄今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者只有寥寥数国,中国又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近10年前就已经世界头号制造业大国,不仅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优势显著,装备制造业产出也早在2013年就占到了全世界1/3,相当于第二名德国的两倍半,且产业门类齐全,至2009年新中国建国60年之时,我国就已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囊括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举的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从而形成了一个举世无双的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中国成为当今公认的“世界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