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2020年,二手车电商没能竞争过中间商,反而越做越重,资金链吃紧,驶入迷途;长租公寓频频暴雷,高租短付、拆东墙补西墙的路子走不通,陷入“破产跑路”传闻;电子烟被资本热捧之后,没能经住政策的管束,九成玩家退场……
我们都知道,在资本的加持之下,没有吹不起来的风口,没有造不出来的浪潮。一些创业者热衷炒作所谓的“概念”和“风口”等热点来“融资”,而资本热潮退去,最后却陷入“烧钱赚吆喝”、“融资吊口气”、“没钱撑不下去”的窘境,这不仅死了无数个企业,还造成各种资源的巨大浪费。正可谓是,风口来时一拥而上,泡沫破时一哄而散,风过境之处一地鸡毛......如果您有何锦囊妙计可以安邦治国平天下,赶快来《共绘网》评论区参与讨论吧!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如果你做商业不务实,只是去拼命务虚。即创造各种概念、虚头,那么你的商业注定短命。比如,之前流行的各种互联网贷款、互联网币,最近几年时间早已经销声匿迹。要知道概念不是用来「“务”」 的,而是用来「“装”」 的。一句话总结就是:你得有「“实”」 但是要让你的实发挥价值的话,又不能只有「“实”」 还要学会借「名」来辅以控实。这样你的实才能为你创造出理想的预期价值。 商业如此,解决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问题,也是如此。毅航
风口变风暴,将无数创业者卷入了死亡地带,但这并不意味着再无创业机会。 系统性震荡期虽然问题多发期,却也是机遇爆发期,只不过“创业极大,概率极小”。 换言之,创业面大量广但生者寥寥,可是一旦成功,高风险也将迎来高收益。所以,这也是创业的最好时代,同样有各种红利爆发。 只不过由于形势前所未有之复杂,红利已非传统意义上的一维红利,而是将以新的形式出现。 第一,中国改革转型还在路上,未来制度红利还将持续释放,只是不比之前。 以往,企业家借助时代机缘草莽创业,“蒙眼狂奔”就可大获成功、大斩其利。 而今,时代性机缘逆转,政府不再是简单地给政策、给资金,而是更主动地在顶层设计上进行纠偏、给定大方向,剩下的则需要创业者自己去理解、去挖掘。 第二,均衡好企业和资本的界面。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本外币存款余额达182.52万亿元,其中居民储蓄达70万亿元之巨,居民储蓄率45.84%,位居世界前列。 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闲置资金,说明中国仍有庞大的资本红利。 只不过在企业与资本的界面上,未来的创业更多的将是在利用资本的同时,又不被资本所捕获。 正如华为坚持不上市,就是不愿被资本绑架。 为此,任正非曾说,“华为不是把利益看得很重,而是为理想和目标而奋斗”,“资本贪婪的本性会破坏我们理想的实现”。 第三,“科技红利”不再只是简单的拿来主义的“+科技”红利,只要套上去就能稳赚,而是需要长期的战略规划。 恰如雷军所言:“今天在空中飞的那些‘猪’,他们都不只练了1万个小时,可能练了10万个小时以上,这就是被大家忽略的前提。” 最典型的莫过于华为。华为之所以能在“5G+芯片”风口上大火,不仅是因为它抓住了科技红利,更在于它预测到“5G+芯片”可能出现的扼喉之危,并于10多年前就开始沉淀“备胎计划”。 每年坚持将至少10%以上的销售额投入研发,2008年至2018年的10多年里累计投入金额高达4850亿元。 如今,华为之所以能与美国制裁相抗衡,正是因为其提前进行了战略预埋,打了有准备之仗。作者:王德培
为什么国内大多数的创业项目没被看上?轻描淡写的说,大家可能体会不深。所以,我把这位投资人在国外投资的17个项目研究整理了一下,列在下图,只用一句话做个项目简介,大家可以作为灵感启发: 1.SaaS服务,用来让商家管理存货清单,支持多级文件夹(如卧室>衣橱>宝石盒>钻石戒指)、多照片、标签、跟踪借还等功能,支持条码扫描。 2.一家体验型娱乐公司,可以为每个人提供全新的、神奇的飞行体验 5.VR内容搜索引擎。 3.SaaS服务,医疗软件平台,老年人管理的专家,提供最高质量的老年护理。 4.一家无人机应用公司,如通过压缩空气将种子发射到土壤中实现无人机“播种”。 5.SaaS服务,针对货运行业,为托运人、承运人和经纪人提供付款管理及货物托运状态告知服务等。 6.采集市场上的价格数据,让各地的促销数据透明化,并提供给品牌商、零售渠道或研究机构。 7.开源卫星系统开发公司,为开源卫星系统开发人员提供插件和软件开发包(SDK)。 8.广告效果和娱乐节目观众参与度评估公司,使用先进的神经科学工具来衡量受众参与度,提供观众情绪变化数据,帮助客户了解观众是否喜欢他们的内容。 9.VR/AR应用公司,基于VR/AR重构了现实世界中的CT扫描图像,为医学生,医师和教师提供了全息沉浸式的解剖学习平台。 10.个人应用,帮助人们跟踪和取消自己的各种付费订阅服务的创业公司,防止自己的对账单里出现莫名其妙的扣款。 11.SaaS服务,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作岗位分析和人才招聘管理工具。 12.机器人技术输出公司,通过自动化提高服务行业的生产力,为消费者创造无缝,便捷的体验,第一个产品是机器人咖啡馆。 13.一个垂直电商平台,帮助航空业买家与供应商联系,在全球范围内采购数百万种飞机零部件。 14.提供现场活动商务平台,帮助演艺公司、体育公司等在大型活动现场进行商品售卖。 15.设计销售带有足部监测系统的袜子,主动跟踪足部温度,帮助发现糖尿病足部溃疡的潜在迹象。 16.在线服务,运用数据技术将处方验证升级为自动化处理,并订单派发给哪一位合作商,以此压缩订单履行流程中的间接成本,并可减少消费者花费 17.在线服务,匹配与客户兴趣、价值观、生活方式、家庭理念等一致的线上医生,能够像朋友一样交流,并且提供健康和医疗咨询服务。 上面的这些创业项目,大多还都是美国刚毕业的大学生做的。这些项目,很多都能让人眼前一亮,但值得感叹的不是创意或创新,而是这些项目与互联网科技、与传统行业结合的深度。这恰恰是国内的创新创业项目所缺乏的,甚至在绝大多数有长期创业经验团队的项目中,都是极为罕见的。(包思成)
某某创业之星大赛,又或某省几个部门联合搞的科技创新先锋大赛等等,事实上,个人不会因大赛才去创业,科技企业也不会因为大赛才搞科技创新。大赛的初衷是推动个人创业和科技创新,但实际作用却微乎其微,这种大赛当然是内卷。
中国创业市场的野蛮发展阶段彻底结束了,“硬科技”会成为下一个创业浪潮的新主流。“唯快不败”的原则可能会慢慢被放弃,我们会呼唤一种“慢哲学”,同时那些“快公司”会面临考验。
哭泣已经没有用了,教育行业的老板们甚至开始把目光投向直播带货、剧本杀。K12行业正在历经一场职业大迁徙,70万+教培机构,1000万+从业人员,正在经历阵痛与迷茫。过去这些年,在资本的驱动下,教培行业一度狂飙猛进。例如,2020年,猿辅导完成三轮融资,总融资金额达到32亿美元,估值也从2018 年 12 月 F 轮融资后的30 亿美元飙升至155亿美元,翻了5倍多。高瓴、软银、红杉、IDG、经纬中国等几十家头部投资机构也纷纷押注在线教育。网经社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在线教育融资总金额超过539.3亿元,较2019年的146.8亿元同比增长267.37%,为近五年最高,且超过了过去四年的融资总金额。如今,只剩下一地鸡毛。
中国创业市场的野蛮发展阶段彻底结束了,“硬科技”会成为下一个创业浪潮的新主流。“唯快不败”的原则可能会慢慢被放弃,我们会呼唤一种“慢哲学”,同时那些“快公司”会面临考验。
互联网的喧嚣将归于沉寂,无论是中国经济还是企业的发展,都将从热衷于炒概念到回归质朴,这是一场巨大的转变,也许很多受益于互联网扩张的年轻人和中产阶层不理解,但不可逆转。
吴晓波:今天中国的创业终于回到了理性的层面,中国的整个商业世界也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具有的成本优势、规模优势、税收优势和环境优势都失去了,这造成了大大小小的败局。 在过去,我在《大败局》1和2中研究了19家企业,它们的创始人都是全中国最聪明的人,它们的共同点是没有一家是正常死亡的,都是在高速成长的时候突然遭遇了崩溃性失败。今天,我把它们遭遇的失败,总结为6点:第一,入错行。一个企业能够形成竞争能力的第一条,就是要进入到高成长型的行业中,形成对峙能力。 第二,梦太大。每年至少有三百多个创业者给我寄创业计划书,说要改变人类,改变世界。但改变世界的是科学家、政治家,而不是创业者。 第三,伪需求。你认为一件事很重要,消费者也非常需要,但结果是没有人为你买单——再大的努力,不能掩盖战略上的盲失。 第四,盈利难。有太多非常好的、具有情怀的产业和产品,但是盈利非常难。 第五,人同质。创业者在组建团队的时候总容易找些性格、能力、志趣都一样的人,是件挺倒霉的事。因为木桶原理,你一个板很长,你找了个同样这块板很长的人,那短板也就没有弥补了。第六,追风忙。当风口论出现,猪都会飞的时候,大家都在追风忙。基于以上几点,讲几个案例: 2014年5月份罗永浩开始做手机,但问题是当增长84%的时候,所有人都已经看到了可能性; 前两年无人货架行业暴热,有个从阿里出来的创业者,在七个月内攻下59个城市,10万个办公室,融资10亿人民币,最后勤勤恳恳地把公司干没了; 共享单车的确有很大的价值,但商业模式实在模糊,整个行业60几家公司融资额超过300亿,但最后只剩下一地鸡毛; 暴风影音2015年上市后连着35个涨停板,最高市值327亿元,玩视频平台+暴风电视+暴风体育+暴风魔镜的大娱乐生态后,负债20亿元,账上现金2490万元,市值缩水97%…… 创业者迷恋速度。古人造字很有意思,速和度内含辩证:有速无度会失控,有度无速会失势,速度将掩盖或冲决管理上的粗放,但无法掩盖战略方向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