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美援朝取得“立国”之战胜利后的30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开始畏惧忌惮中国,始终与中国若即若离,相互利用制衡直至冷战结束,而中国也从两国夹缝中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下,中国提倡命运共同体思想,同在一片蓝天,共有一个地球,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各国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对于美苏两国,中国从未有过依附的想法,始终靠着自身的努力发展强大至今,可积极寻求合作。在面对刁难与摩擦时,也不畏惧,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贯彻到底。对此,您怎么看呢?如果您有何锦囊妙计可以安邦治国平天下,赶快来《共绘网》评论区参与讨论吧!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历史的经验和中外的范例告诉我们,要谋取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我们一定要把国家大战略的建构、外交方略的制定和意识形态脱钩。我们不能让极端的民族主义思潮和民粹主义思想以及其他任何意识形态来干扰国家战略,否则其结局是国家长远利益被损害。我们的一切方针和政策应当从国家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中国国家总体战略应当拒绝少数极端主义思想的绑架,其目的在于维护绝大多数国民的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具体说来,在今天美国越来越退化成“军事产业复合体”的局面下,中国不应当排除跟任何一个国家结盟(除了美国以外),不应该预设任何立场和先决条件。国家利益,只有国家利益才是我们最大的政治。特别是中日关系值得我们深刻反思。中日两国既然在1978年,在那个离二战结束不远的年代能够缔结和约,共释前嫌,开创中日关系的新局面,就没有任何理由在二战结束后,依然被过去的历史所绑架。我们如果总是沉浸在过去的历史和痛苦的回忆中的话,那我们就不能拥有更美好的明天。当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无法直接把日本从美日同盟的战线拉回来,但我们必须扪心自问:我们的政策和作为让日美同盟更加稳固还是更加松动?我们的行为和行动是有利于争取广大的日本民众,还是在把越来越多的普通日本人推向右翼阵线?我们是否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以争取日本人民?我们是否给予了日本国内许多左翼进步人士、因反对右翼势力而遭受生命威胁的进步日本人士和日本友华团体以足够的道义上的支持?我们是否意识到了我国民间的反日狂潮和激烈的反日情绪事实上损害了中日两国人民的观感,并间接支持了日本的极右翼势力?我们是否意识到狭隘的民族主义让包括左翼在内的日本进本人士也感受到了“中国威胁论”?中日关系只是中国建立大战略的重要一环,关键的是我们必须转换思维,让我国的外交和国家战略回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立场上。Sven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样概括:“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在“百折不挠”“自力更生”“锐意进取”“自信自强”每个阶段的背后,都充盈着独立自主的底气,“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 新中国成立之初,加入社会主义大家庭,借鉴学习苏联的发展模式。但是,随着苏联日益滑向大国沙文主义,赫鲁晓夫试图将中国变成其与美国对抗的前沿阵地,意图在政治和军事上操控中国,从而导致中苏在“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问题上产生争执。即便将会面临腹背受敌的不利环境,毛泽东也极为重视维护国家主权和自主发展权,绝不以牺牲平等权和主权为代价换取大国的支持,这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奉行独立自主原则的立场初心。 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结合中国的国情建设社会主义,如何结合国家的利益推行战略方针,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挑战。关键法宝就是要始终坚持“革命是自主,建设也是自主”的方针,坚持“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在一系列曲折前行的探索中,中国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尤其是以维护独立自主道路为关键的发展模式。从建设新中国到推进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孤立封闭到向世界敞开大门,走上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适合时代要求的独立自主发展道路,实现了国家的和平稳定,实现了经济腾飞与人民小康,实现了外交和国防能力的提升,更仅用70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做出一系列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 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发展,“摈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事实证明:一个国家缺少独立自主,结果必将是受制于人。照搬照抄他国经验,或者指望依靠外部力量推动自身社会改革,是注定不会成功的。根植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适合中国特色、顺应时代发展的独立自主、自立自强之路,才是人间正道,这也是不断发展和丰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涵的重要基石。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鑫
[合十][合十][合十][合十][合十][合十][合十][合十][合十][合十][合十][合十][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 说的太对[强][强][强]
用红警共和国之辉里面周总理的经典的一句话: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为了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1950年朝鲜战争,中美直接开战,没有幺蛾子。一直到1972年中美建交,20年也没啥幺蛾子,就是各种封锁中国。90年代打伊拉克,2001年本拉登事件,2008年经济危机,2018年贸易战,勉强算得上幺蛾子。 第一定律的本质其实是中美国情的不同,美国是全球战略,要在全球维护霸权,肯定不能只盯着中国一家。中国则是内圣外王战略,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要把自己的事做好,所以很容易聚焦,比如改革开放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压根没提外国的事。而是间接的用开放促改革,跟美国的思路完全不是一回事。
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外交战线,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中国外交主动出击,主动设置议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让我们知道外交斗争不单是和敌人周旋,更重要的是教育人民,让我们的人民认清帝国主义的真面目,让我们的人民更加团结。
今天美国在全球多数地方的同盟体系也有类似的特点,比如说它在东亚,日本跟韩国之间闹矛盾,以前中国也加入它那个体系之后,中国大陆跟中国台湾之间有分歧,韩国跟中国之间也闹矛盾,中国跟日本之间也闹矛盾,这些矛盾它都是由中心的核心国家,由盟主它精心维持着的。但是现在中国从它的体系中正在独立出来,这种独立形成竞争之后,目前来看这种新的阵营正在悄然浮现。(文 | 翟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