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商、外卖、支付、社交、视频、游戏、网约车(车载系统)等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基建设施不断完善,数字化战略得到系统的阐释,互联网服务持续渗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而这些网络平台,会分别生成国民经济、金融(财经)、个人和地图等重大数据与国家信息安全息息相关,这些系统一旦发生网络安全事故,会影响重要行业的正常运行,对国家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国防、环境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您觉得综合大数据、大平台(软件)怎么能垄断且掌握在私营、外资和上市公司的手中呢?这样是否合理呢?各位看官们觉得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评论。感恩您随手传递到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手机是你的、抖音不是你的、休闲时间是你的、快手不是你的、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消费者,抖音、快手、阿里、腾讯、京东、美团、滴滴、携程………这些软件都是用咱们的智能手机、休闲时间和咱们的消费把他们养的白白胖胖,你的休闲时间、智能手机是这些传统网络的劳动力,你的消费是他们源源不断的养料,是他们源源不断的印钞机,可是我们没有得到任何价值背后的权力,你觉得公平吗? 如果你觉得不公平,那么请用好你手中的三宝来公共网络里一起添砖加瓦,因为在公共网络里承认你的三宝所创造的价值
智能化三要素掌握在每个人手里, 消费者的智能手机是覆盖全球互联网的基础设施; 消费者的休闲时间是互联网世界的劳动力,创造大数据,启蒙AI; 消费者的消费是互联网世界的超级资本。 全世界消费者联合起来,建设公共网络,形成买方市场和群体开放式创新,在流程上剔除分销和金融成本,使资本失去寄生空间。 资本主义自然灭亡;社会主义自然胜利; 共同富裕自然实现;我们的子孙后代自然继承智能化。
反垄断成为科技行业最大变量,短期与长期影响都将十分巨大。二选一、互相屏蔽、大数据杀熟等现象将被有效遏制,补贴大战成为历史,挑战巨头的“老二”们不再非死不可,行业走向良性竞争。
国家在任何一个重大决策之前,一定是有充分的市场研究与判断的。我相信发展中的问题可以用发展本身来解决,国家迫切要做的就是打破流量垄断,放大流量效益,促进商业公平。短时间来看,可能平台间互有利弊,但从更宏在的长远来看,一定是多赢共赢的局面。但更大的潜台词是,国家不允许任何平台做成独立王国,挟流量以令天下。 这背后的逻辑,与打击校外培训班是不是异曲同工之妙?一句话,不破不立,中国正在塑造互联网发展新常态!我们再也不能纵容互联网平台,在资本的铁蹄下横冲直撞了!正如新华社振臂疾呼的那样,不要盯着那点菜市场的流量,你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作者 | 燕梳楼)
中国对内监管确实很有必要,而且也必须做,否则垄断横向,基本上抹杀了很多小企业公司的创业行为;典型的电商二选一模式; 不过,在监管的时候,出现极左民粹思潮回潮,确实是一个值得高度警醒的现象。无论是投机,还是真正有意为之,尤其是官方媒体的转载,让社会的警惕性极高;可能这种思潮是中国现代化的最大敌人;防右,更要防左,邓公所言,现在仍然很有必要! 这种极左民粹思潮出现,会大力打击资本投资信心,打击创业的信心;要是你是资本金,还敢在这个环境下大力投资创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