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港联交所的公开资料可以查到,无论是工行、建行、中行三大行;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桶油;移动、联通、电信三大电信;还是中煤、中铝、中国神华等资源性企业。中国各种垄断性国营企业,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的十大股东中,差不多一半是美国的企业、基金。
而国内淘宝、京东、企鹅、百度等等一些鲜为人知的企业也被外资重度控股。由此可见,外资控股中国的衣、食、住、行等“互联网+”战略大平台,是否会导致:一、其每年赚的盆满钵满;二、衍生快递骑手小哥等从事低端的服务行业,使大量的中国实体企业招不到人,导致中国的高级技工人才紧缺,出现断层,后续乏人;三、大数据泄露、流失......最终中国会变得两手空空,一穷二白吗?请在此说说您的看法吧!如果您有何锦囊妙计可以安邦治国平天下,赶快来《共绘网》评论区参与讨论吧!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算法推送,大数据杀熟,低价养鱼,下沉市场,这些眼花缭乱的资本手段,哪一个不是手上蘸着血,嘴里还卖着乖?就连被国家盛赞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者的李子柒都在深夜哭醒,怒斥资本好手段。这公平吗,正义吗,这些投机家的财富都是奋斗出来的吗?当然资本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要吃人的,就像硬币的两面,用的好利国利民,用的不好就是祸国殃民。再看看我们现在的资本,早已打着市场经济的幌子,渗透进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连精神阵地也被占领了。这才有资本反垄断,打破流量护栏,约谈四家卫视,整蚀饭圈文化,发布媒体准入清单,取缔学科类校外培训等一系列疾风骤雨般的动作。这才是这一场大变革的真实背景。所以也就能理解了,国家从去年以来,为什么要以霹雳手段行菩萨心肠,给各路资本戴上紧箍咒,大力整肃反垄断,围堵p2p了。(作者 | 燕梳楼)
农民工去了哪里? 现在的城市子弟们靠着父辈的积累,基本上都完成了转型,根本不可能去工厂上班,那是他们看不上的地方。 干什么不好呢?干什么都比当工人舒服还挣钱多,这是他们一致的看法。计划经济年代当工人的荣光,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工厂里都是农民工,而农民工越来越少,工资水平也越来越高,其它成本也是年年看涨,最后产品就毫无价格竞争力了。 更可怕的是社会上的观念,完全变了,对于工人,没有正眼相看的。 要是哪个男孩子说自己在厂里上班,就是农民工的女儿也会鄙视他。这种舆论环境下,这些制造业还怎么玩,真的玩不下去了。 那么农民工哪儿去了? 主要成了“农二代大学生”。他们毕业后在大城市的各个角落晃荡,怀揣希望,但是毫无希望。 希望在歌声里,在诗里以及所谓的远方,听着听着也麻木了,也佛系了。 他们的职业最多的是房屋中介、各类销售员之类的,年纪超过30岁就难办了。这也是中国经济的困难之处。 我曾经在珠三角一家传统制造业工厂考察,车间内的操作工,年轻人很少,最小也是30岁。 倒是在管理区,财务、人事、销售等,都是年轻人,因为这些工作相对而言,还算体面点。 因为农二代也是大学毕业,他们的父母绝对不会让子女去车间上班了,他们自己也会觉得,那个地方真没前途。 十年后,工厂要是关停,如果不出现意外,这些30多岁的农二代大学生大吵大闹一番后,会大批失业。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要抓紧补齐短板,尤其是围绕平台经济、科技创新、信息安全、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加强研究,明确规则,划出底线,设置好“红绿灯”,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规范健康发展提供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竞争环境。来源 | 新华社
过去、现在、将来!无论什么时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小企业特别是从事制造业的中小企业,都是国之根本,其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周所周知,原来以房地产为重点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面临着巨大转型,我们经济发展,终归要回到实体经济,回到制造业! 有人说,从制造业中挤出的工人,女工可以做网络直播,男的可以做外卖小哥啊。这种荒唐的观点,不值一驳! 请牢牢记住:中国不能没有中小企业,更不能没有从事制造业的中小企业!只有充分激活中小企业特别是广大制造业的潜能,让他们能够健康滋润地活下去,他们才有能力上供养政府财政,下供养员工家庭,全社会才会真正生动活泼地良性运转。正因如此,今天,中央给中小企业送来了2000多亿元的缓税大单,让人倍感振奋! 这相当于向全社会传递这么一个信号:要把国家政策、社会舆论的着力点,进一步放在中小企业身上。很明显,中央这次是动真格了,大利好真的来了!2021年,老板加油,老板挺住。(要参君)
想想2008年前,那时候的70后们要想进个像样子的工厂,还得托熟人,请客送礼之类的,跟孙子似的。现在呢?反过来了,没有年轻人再想进工厂当工人了,老板们也牛不起来了,舔着脸好话说尽,连哄带骗的,招人也难。以前沿海城市的市区居民90%的人都是工人子弟,但是这些人已经彻底不做工人了,郊区的年轻人也鄙视做工人,就算再没有门路,那也得在工厂找个清闲的管理职位,三心二意的混日子。一大批中小制造业如今世道不好,之所以还能勉强维持,是因为有一批60后、70后的农民工在支撑,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不敢歇,也不敢闹,他们拼命干活的动力是子女绝不再进厂当工人,能够改变家族命运。如果再过十年,等这帮人退休,或者干不动了,制造业的车间里就真找不到工人了。 现在的80后、90后,进厂打工主要是找对象谈恋爱,顺便长点见识,对于学习专业、钻研技术,根本不感兴趣。这批人已经毫无机会,失去理想,带有绝望,未富先废。
坐标制造业工厂,说说看到的一线操作员工,基本没有年轻人,50岁浑身伤痛的仍然在做,计件工资,单价低,工作环境差(算有毒有害工种,上完班一身很臭)12小时、 8小时 、三班倒,根本没有机会摸鱼,计件的做不了假。家里父母孩子顾不上,夜班的体力劳动真不是一般年轻人吃的消的。 也就是公司五险一金按照真实的比例缴纳让一部分人能留下来。真想给国家提提醒,虽然让一部分人去参加体力劳动,可是整体的工作环境差,待遇不高,等他们年纪大了有什么去路。难道公务员、事业编也可以计件拿工资,做不到就只发最低生活保障?真希望国家能给制造业的工人一点阳光:提高工资,提高工作环境,不要都三班倒,真是三班倒的按照工作量增大补贴,现在中夜班补贴还是可怜的几十年的标准5块钱。现在年轻人宁愿去跑滴滴也不想进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