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港联交所的公开资料可以查到,无论是工行、建行、中行三大行;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桶油;移动、联通、电信三大电信;还是中煤、中铝、中国神华等资源性企业。中国各种垄断性国营企业,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的十大股东中,差不多一半是美国的企业、基金。
而国内淘宝、京东、企鹅、百度等等一些鲜为人知的企业也被外资重度控股。由此可见,外资控股中国的衣、食、住、行等“互联网+”战略大平台,是否会导致:一、其每年赚的盆满钵满;二、衍生快递骑手小哥等从事低端的服务行业,使大量的中国实体企业招不到人,导致中国的高级技工人才紧缺,出现断层,后续乏人;三、大数据泄露、流失......最终中国会变得两手空空,一穷二白吗?请在此说说您的看法吧!如果您有何锦囊妙计可以安邦治国平天下,赶快来《共绘网》评论区参与讨论吧!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算法”越发达,头部效应将越明显,马太效应越来越加剧,未来只有在某个领域遥遥领先才能赚到钱,他们将赚尽整个行业的钱。社会的科技水平越高,贫富差距就会越大。因为科技水平越高,社会的流通性就会越好,此时财富会加剧流向更有钱的地方。 未来的社会财富将越来越多的往大企业(大平台)手里集中, 只有排名前二的公司才能挣到钱,排名第三和第四的公司都已经无钱可挣,这叫数一数二,不三不四。 未来马太效应越来越加剧,未来只有在某个领域遥遥领先才能赚到钱,他们将赚尽整个行业的钱。社会的科技水平越高,贫富差距就会越大。因为科技水平越高,社会的流通性就会越好,此时财富会加剧流向更有钱的地方。
如今,平台和商家的关系是这样的:平台牢牢的卡住各大商家的脖子,永远只给商家一息尚存的空间:当它们看你快要死的时候,就稍微松一点手,让你喘口气,你一旦活的欢快了,就立刻卡紧你,撸你一把,让商家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这就是商家的宿命。
中国的战略缓冲期被认为已经过去。中国经济已经从疫情后的大反弹转入新常态的轨道中,稳增长的压力开始加大,面对外部环境的日趋复杂严峻和国内中长期的改革,紧迫感与日俱增。就在本周一央行刚刚发布的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也强调了经济增长的风险: “经济增长动能的可持续性面临一定挑战……不良资产、影子银行反弹压力仍需关注,经济潜在增速下行、人口老龄化加快、绿色转型等中长期挑战也不容忽视。” 面对种种挑战,中国选择力推“共同富裕”这一重大战略,国家发出“决不允许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宣言,加速调整内部的政策格局。 监管思路变了,变得更具风险意识。过去那种不计成本追求效率、放任互联网野蛮生长的阶段,已经转向了对数据权力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