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正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无论是制造业或服务业,科技的力量已经显现。从居民的衣食住行,再到上游制造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乃至几年时间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几年,经济学界逐渐形成一种共识,认为中国经济的工业化阶段基本完成,正逐渐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对此《共绘网》认为:中国即要走高质量发展的工业和科技化之路,也要走出去扶持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农业,一来可使贫穷、落后的国家脱贫致富;二来也可满足自身和中国的农产品需求,一举多得,促使美国等农业大国头痛。而您怎么看呢?如果您有何锦囊妙计可以安邦治国平天下,赶快来《共绘网》评论区参与讨论吧!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共同富裕”,绝不是资产阶级处施舍地位,无产阶级处乞讨地位的,施舍与乞讨关系下的“共同富裕”,而应该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下的必由之路。不弄清楚这个问题,“共同富裕”便不可能真正实现!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今天,“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党团结带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懈探索,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让这一目标得以落地生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一诺既出,万山无阻”的姿态,直面历史考验,为这一目标开花结果提供了强大思想指引。【来源/经济日报(作者金观平)】
当社会发展的逻辑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重商主义,切换到“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新型社会关系,与我们的企业有什么关系?过去100年,为解决温饱问题的粗放式发展之下,法不禁止皆可为之。于是社会特征越来越凸显为:阶层形成、精英联盟、寡头统治、赢者通吃(孙立平语)。下一个100年,已经从终结“无序增长”,抛弃“两极分化”开始了。整个社会系统必将重置安装,重新启动,奔向共同富裕,这个时候的企业家,该何去何从?治理大的社会问题需要大的顶层逻辑,这个逻辑的根本在于“人民就是江山”。所以,涉及到任何一个核心的社会资源分配问题,都取决于它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共同富裕、为社会创造更大的机会平等的结果。就是说,新的社会系统重置,是以回归价值为底色的!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人民最需要的领域去。这可能是企业家思考的前途与企业发展的出路。爱因斯坦说:如果给我1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弄清楚,这道题到底在问什么?一旦清楚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就足够回答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