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高雅的审美趣味一直被当做审美的标准,是一个社会值得效仿的审美趣味。但进入新世纪后,审丑由边缘化进入了主流文化圈,渗透到生活、艺术等各个方面,审丑的时代已然到来。
审美所具有的美学意义也在当前的语境下慢慢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反文明、反道德的行为。而审丑背后透漏出来的是当下大众审美趣味的转向,是对严肃正统的娱乐化,对社会的戏谑,而不是人类审美意识的多样化发展......中国的文化堕落现象能止住吗?何时能还精神、文化一片晴朗的天空和净土!如果您有何锦囊妙计可以安邦治国平天下,赶快来《共绘网》评论区参与讨论吧!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这些年,我们在党八股问题上,在语言脱离群众的问题上已经走的太远了。这个“龙行龘龘”、“前程朤朤”、“生活??”之类,不过是一种典型表现,是打着文化传承的名义,对广大群众的一种蔑视。特别是主流媒体带头这样做,这种审美观念是一种倒退。其实,在考虑满足群众娱乐需求的同时,必须追求高尚的审美趣味。 今年春晚的个别节目审美趣味是很值得商榷的。比如那个歌曲《难忘今宵》的重要节目就不怎么样。群众批评说:“黄某某唱出了寡妇的心酸、光棍的煎熬、大龄剩女的惆怅、囚犯的悔恨、低保户的艰难、失业者的无奈。”这个本来是全民喜庆的节目被唱出了这种感受,你能说节目过审过程不需要反思吗?群众给出的许多适合演员可以说都会唱出人民的喜庆,唯有这个黄某某外加几个准娘炮的表演,大大破坏了人们的节日喜悦欢乐之情。群众的批评虽然有几分刻薄,但是多少说出了问题的实质。实在值得相关媒体三思。(作者陈先义系著名文艺评论家、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孩子们教材上有问题,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一天两天了!我们的教材,在插画审核方面,堪忧!还有这一张,被网友指出,孩子身上有明显的纹身。因为孩子穿着短裙,你不能说是孩子裤子上的图案吧。而这些,还不是最细思极恐的——其心可诛的“阴谋”。有网友认为,人教版数学教材最可恶的地方,是藏在细节里的崇尚美国,贬低中国人。 这张插画上,身穿五角星衣服、戴着红领巾的小男孩,吐着舌头,比着剪刀手。 很多网友说,这孩子,是照着唐氏综合征残疾儿的面相画的,又傻又呆。 抱歉,我不赞同这种比较,觉得这伤害了无辜的唐氏患儿和他们的父母。 而这两张插画上,这两个看起来相对正常的孩子,被网友认为衣服和美丽国国旗撞衫。还有人贴出这张插图,觉得插画女孩的打扮,尤其是下半身的黑色条纹丝袜,暗指她是兔女郎。“兔女郎”文化,属于欧美大众文化中的激情文化,也就是色情文化。 如果真是如此,其心可诛。
更可怕的是,劣币驱逐良币的副作用,已经从影视行业波及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两年前,一份在业内挺有分量的“人物评选”榜单,影视娱乐明星居然都有资格与国之脊梁的科研专家们同框,这是何等的讽刺?一些不男不女的“娘炮”,也能堂而皇之的顶替老戏骨成为主演,多少人的脸被打的生疼。 著名编剧汪海林直言:这种现象已经威胁到了国家审美安全。中国2亿多青少年,也被这类恶臭的环境给污染,他们崇拜的偶像,早已从真正的伟人和英雄们,变成了不伦不类的小鲜肉。这样的结果,又反过来逼迫影视剧制片人用毫无演技只有面皮可看的小鲜肉当主演,才能取悦这庞大的受众人群。 除了爆赚天价片酬的影视明星和背后散发着铜臭味的资本,这个恶性循环没有一个受益人,国家不锤它们,锤谁?
中国文化强调“悟”的过程,人在社会中,如果被物质利益所迷惑,失去了信念层面上“悟”的内容,就会陷入迷惘状态,只相信现实的享受,不相信未来,没有个体自我意识觉醒,没有敬畏的物件和价值标准,没有心灵的约束,便会为所欲为,最终失去道德的底线,所以传统文化中讲要“悟道做人”。
现在汉语说的很好的老外,很多就是喜欢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他们越接触越喜欢。我记着有一对四十年代末就来到中国的美国物理学家和农业专家夫妇,有着泣鬼神的故事,可以拍成电影,还会影响一批人。 前一段净化网络,挺好!正气不倒,想扳倒我们的邪气只能绕着走。 中国越来越强大,我们的文化也越来越有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