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全球森林覆盖面积上升,碳达峰、碳中和与碳排放下降,这一“升”一“降”绿色转型,才是应对气候变化万全之策?

发布日期:2021-11-27    浏览次数:3889

       气候变化的影响正在世界各地显现,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非常现实的影响。气候变化正在破坏国家经济,使我们今天不得不承担高昂的代价,甚至在未来还会承担更大的代价。


        导致气候变化的排放物来自世界各个角落,对每个人均有影响,但一些国家产生的排放物比其他国家多得多。排放最少的100个国家占总排放量的3%。排放最多的10个国家则占到68%。对此,《共绘网》认为:只有全球森林覆盖面积上升,而碳达峰、碳中和与碳排放下降,这一“升”一“降”绿色转型,才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万全之策,全人类的共同家园——即地球才有希望和明天!您说是不是呢?如果您有何锦囊妙计可以安邦治国平天下,赶快来《共绘网》评论区参与讨论吧!

相关热词搜索:未来 全球森林 碳 绿色转型 气候变化 地球
赞同(31)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龚凌2022-03-06

3月21日是“国际森林日”,设立这个公益节日的目的,是为提高各级为今世后代加强所有类型森林的可持续管理、养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做出了有益贡献。 善待森林,无异于善待人类自己。相信没有人愿意看到“森→林→木→十”的结局。 为了人类与森林长久共存,希望大家都能维护和增加森林覆盖面积;恢复并提高森林功能;加强种植业以弥补对森林的开发使用;重视森林土著人和森林工人的权利。

(1)

琴心如素2022-02-26

2022年1月27日,在山西瑞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煤炭清洁化利用问题,明确提出要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是近半年来,总书记地方考察期间第三次调研能源企业。 绿色低碳,事关长远和全局。一系列考察与会议,着眼解决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以深远的战略眼光,作出战略部署,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0)

吕嘉浩2022-02-14

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描绘路线图……近段时间以来,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在顶层设计和政策执行等层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阐释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并就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出了重大部署,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工作着力点。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这两年,在“双碳”刺激效应下,国内电动汽车、光伏、风电等热点产业蓬勃发展。长远来看,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有机融合,必将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而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0)

草木本心2022-02-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以下简称“双方”),声明如下:双方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强有力措施,作出了重要贡献。双方共同纪念《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达成30周年,重申恪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目标、原则和规定,特别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致力于共同推动《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双方将履行各自承诺,期待发达国家切实落实每年1000亿美元对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资金支持。双方反对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由,设置新的国际贸易壁垒。

(1)

洪耀基2021-12-16

协同共进:以内涵之变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山西大同郊外,从空中俯瞰,两只“大熊猫”格外显眼——这是全球首座大熊猫造型的光伏电站,每年发电量可供约3.4万个家庭使用一年。 大同曾面临“一煤独大”的产业困局,更面临污染严重的生态困局。川流不息的运煤车荡起冲天煤尘,久而久之给云冈大佛披上了一层“黑袈裟”。 近年来,百年“煤都”加速向“新能源之都”迈进,经济更加健康,还换回了年均300余天的“大同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这是实现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表现在产业结构、资源环境效率等方面。“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

(0)

永鸿2021-12-07

丁仲礼:碳排放必须考虑历史和人均,否则就是“耍流氓”。2009年,192个国家就全球变暖问题召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作为中国代表团科学顾问,丁仲礼对世界各国人均累计碳排放和碳排放配额开展系统研究,率先提出“以人均历史累计排放为基础,分配碳排放权”的中国方案,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国际碳排放话语权的垄断。丁仲礼梳理了1930年到2019年期间,多个国家人均碳排放量的变化情况。从1930年以来,美国一直是全球人均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人均累计碳排放量也是全球第一;而中国的人均累计碳排放远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也小于全球平均。

(0)

juxse2021-12-06

高质量发展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在碳达峰碳中和框架下,逐步和有序实现我国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按照“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先立后破,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激励约束作用。深入研究我国现阶段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下,如何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深度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解析:1)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双碳框架下,实现绿色低碳转型2)以系统思维推进双碳工作,不搞运动式减碳,处理好三大关系;3)首次提出,以煤为主能源结构下的低碳发展,表明对我国双碳的实现路径进行了较大调整,更加务实有效;(母基金频道)

(0)

朴树农人2021-12-02

丁仲礼:西方某些国家的减排承诺就是“放空炮”。应对气候变化挑战,需要各国携手推进温室气体减排。然而,从《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一些发达国家频频“毁约”。丁仲礼直言,西方一些国家的减排承诺就是“放空炮”:“你以为他们会真减排吗?”丁仲礼强调,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是正儿八经要减排的。就算这些国家都不减排,中国也仍然会兑现减排的承诺。

(0)

天一家2021-12-01

坚持和谐共生,寻求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绿色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复苏发展,完善全球环境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中国坚定不移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积极承担与中国发展水平相称的国际责任,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作出更大努力和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充分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精神和引领作用。我们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实现更高水平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作者:杨洁篪)

(0)

赵贵生2021-11-30

“最关键的是光定目标不行,光喊口号不行,关键是在各国的行动,这个行动路径必须是清晰的,必须要在经济社会进行转型,要创新,要合作,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解振华说。中国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不光是说,而且在实实在在地做,不仅确定目标,还确定了相配套的政策措施、行动、投资,有时间表、路线图,说了我们就得做到,这才能真正体现行动力度。”解振华说。依照原计划,记者会召开时间为45分钟。而回答完最后一个记者的问题时,记者会已进行了两个多小时。解振华微笑着说:“大家问题都提完了,如果还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来找我,我们的大门是开着的。”“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完全开放、公开透明,你们有什么问题尽管来谈,尽管来提。”他说。全场掌声响起。(来源:新华社)

(0)
1 2 3 2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