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升级版》于去年初开始全面实施,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融合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已提升到了更高水平,目前,东盟超越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世界舞台的中心始终为真正的强者准备着,伴随美国内政问题不断、经济形势下滑,中国已然成为当今世界的领头羊,即便西方发达国家不愿承认这个事实......
近几年,英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跟随美国不干实事,干涉中国崛起,以致经济遭到重创,反观东盟采取务实态度已上升为中国最大的贸易国,故中国应抓住此势头,优先与东盟互助共赢,然后中亚、中东、非洲和欧洲等依次展开......对此,各位看官们觉得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评论。感恩您随手传递到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多年来,中国一直在中东辛勤耕耘。原本在全球化的格局下,中国与中东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突出,或者说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但随着逆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中国与西方世界的纽带逐渐放松的背景下,恰好反衬出中东的价值。如今,中国与中东的往来越来越密切。中东正逐渐成为中国新的重要伙伴。中国影响力日趋上升
中国和东盟互为重要的投资来源地和目的地。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新能源等正成为投资热点,新能源汽车表现尤为抢眼。近年来,中国多家新能源车企积极在东盟国家投资建厂。2023年4月底,占地12万平方米的上汽正大新能源产业园在泰国开工建设,将聚焦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本地化生产。2024年1月,哪吒汽车与马来西亚合作伙伴签约,合作建设海外工厂。汤之敏认为,中国在东盟国家的投资,促进贸易提质升级,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互联,进一步提升东盟国家的生产制造能力。梁志华认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深化经贸合作,助推地区国家产业升级,促进亚洲和全球经济增长,为各国提供更多发展机遇。来源:人民日报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亚处在联通东西、贯穿南北的十字路口。 世界需要一个稳定的中亚。中亚国家主权、安全、独立、领土完整必须得到维护,中亚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必须得到尊重,中亚地区致力于和平、和睦、安宁的努力必须得到支持。 世界需要一个繁荣的中亚。一个充满活力、蒸蒸日上的中亚,将实现地区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世界需要一个和谐的中亚。团结、包容、和睦是中亚人民的追求。任何人都无权在中亚制造不和、对立,更不应该从中谋取政治私利。 世界需要一个联通的中亚。中亚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成为亚欧大陆重要的互联互通枢纽,为世界商品交换、文明交流、科技发展作出中亚贡献。
4月7日,北大博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北大国发院党委书记余淼杰教授在线上围绕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带来深入解读。 余淼杰提到,去年的中国外贸顺差达到4.4万亿人民币,外贸进出口总量达到6万亿美元,全球是28.5万亿美元,中国占全球外贸总量的20%以上。 他预测,今年外贸顺差将保持4万亿人民币以上。但外贸总额占全球的总量可能难以持续,去年因为有各种各样方面的偶然性导致,今年能达到15%的话就非常好。 “去年我国签署了RCEP区域全面经济合作协议,RCEP的签署落地导致东盟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这会成为一个长期的趋势。”余淼杰表示,尽管在今年一二月份出现了一点变动,欧盟是最大的贸易伙伴,但俄乌冲突之后,我国的贸易也会相应受到影响,预计东盟今年还是会成为最大的贸易伙伴。
东盟国家是比欧盟脑子清楚很多的,新加坡的李显龙,菲律宾的杜特尔特,印尼总统佐科威,谁不知道美国想要破坏中国和东盟的关系呢?这些国家当然知道,只不过他们更想要两边牟利。可是当中国开放变缓,和东盟国家的经贸联系变弱后,这时候他们自然会选择好处更多的美国。 特别是美国非常善于挑唆区域矛盾,尤其是主权矛盾,你让美国人出钱,或许不容易,可你让美国人去点火,那他们跑得很快。 南海有很多“火药桶”,非常容易被美国点着。 当美国点“火药桶”的时候,中国处理起来需要非常谨慎,要做到不卑不亢,既要维护中国主权,又要顾及周边国家脸面。 同时加深中国与东盟的外交联系,摆明中国立场(主权在我,共同合作),避免像俄罗斯那样,用太过“亢奋”的手段,去处理南海问题。 因为南海问题,是有骨牌效应的,一旦南海周边的某一国和中国撕破脸,那其他国家就会害怕,恐惧,就会加速他们开始抱团,开始抱团投入美国怀抱。找麻烦容易,可解决麻烦却难,这是霸权国家独有的优势。 美国就是那个找麻烦的,他的战略简单直白。而中国就是那个解决麻烦的,中国的战略是复杂的,深沉的,也是不容易的。美国正在放风尝试,让亲美的日本韩国,加入美国新军事同盟体系,当这些亲美国家加入后,下一步,就是偏向中立的东盟国家。美国正将对乌克兰那一套,原封不动的搬到亚洲来。但我相信中国不是俄罗斯,中国也不会让台湾成为乌克兰。我们老祖宗玩谋略几千年,什么招没见过?坚持对外开放,加深经贸联系,保持战略定力,这三句话,将是中国面对美国加深加大围堵时,所需要的基本方针。(江平舟)
当初建设中亚,就是为了打破马六甲海峡扼住我们经济生命线的阻碍,往后如果谈判顺利,与各国的合作必然是互惠互利。 如今来参加冬奥会的外国元首,或多或少都带有目的,比如最早“反抗美国命令”的波兰和“美国后花园”阿根廷,都统统跑中国来了。 美国作为全球霸主,手底下的小弟一个个不再那么言听计从,从欧盟到五眼联盟,在反华的路上越来越会打马虎,甚至不断对中国抛出暧昧的信号。(作者 | 燕赤侠)
最后的漫画很传神,土澳这只葡萄酸心态。如果不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种,恐怕早已经灭亡了。这就是个三流儿,二战当紧缩乌龟,现在刷存在感…不知何来[敲打][敲打][敲打]。定点清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