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中国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生产力不高,说明农民还没有真正解放出来,处于小农经济时代,没有形成大规模生产?

发布日期:2022-02-19    浏览次数:5885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经济持续攀升,人均GDP不断上涨,成为全世界最具有经济潜力的国家之一。

  

         如今,中国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生产力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说明中国的农民还没有真正解放出来,仍处于小农经济时代,没有形成大规模与现代化的生产中,这其实是我国经济亟待重视的领域。宏观来看,中国经济腾飞,再现昔日繁盛,但中国经济存在诸多细节问题,比如农村如何与城市发展齐头并进、科学技术如何广泛运用到农业的实际生产中……对此,您有什么想法?请您踊跃发言,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经济体 人均生产力 发达国家 农民 小农经济 生产
赞同(29)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凯斯泰纳2023-02-27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重点是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下半篇文章,巩固拓展改革成果。既要抓好运行机制的完善,推动构建产权关系明晰、治理架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也要探索多样化发展途径,推行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种模式,提高集体经济收入和服务带动能力。同时,要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体系,充分保障集体成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记者郁静娴)

(0)

取舍之间2023-02-16

与西方大农场不同,中国是小农户,只能从事简单的农产品初始生产,高增值的后续产业链是一家一户无力接续的,它需要通过一种组织形式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才能实现。当下,中国的小农户大多只是农业生产者,不是经营者,农业的经营是指后面包括加工、储藏、包装、设计、运输、销售等一系列从事全产业链的营销过程。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只是出售自己生产的初级产品和原料,收益比例很低。专家测算,生产环节的受益只占10%左右,其余约90%的收益在后续环节中。在我国,即使最好的稻谷,一斤也很难卖到10元钱,但经过加工、包装和品牌塑造后的大米却能卖出一斤几十甚至几百元的高价。通过后续经营可以让初始的农产品价值增加几倍、甚至几十倍,但农民只参与了农产品价值实现的最初过程,所得十分有限。统计农民收入,把农业收入作为农民的经营性收入显然欠妥。(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奇)

(1)

孙连伟2023-01-05

建设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重点在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农业强国的建设主体,更应成为农强国强的主要受益者。当前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上,农民农村还是短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比较明显,要实现农民富裕富足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就决定了建设农业强国,必须把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摆在突出的位置,加快补齐“三农”发展短板,着力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让农民早日过上生活富裕、精神富足的生活。(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

(0)

凯凯2022-12-30

跨越历史的对话,也是面向未来的宣示。 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陕西延安。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新的逐梦之旅,也由此起步。 “同志们!党的二十大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字句铿锵,“让我们踏上新征程,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 ——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 深圳湾海风习习,380多万户市场主体拔节生长,近300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布局,企业家成“土特产”,科学家是“香饽饽”。 塞罕坝松涛阵阵,人工林海按1米的株距排列,可绕地球赤道12圈,无悔坚守让漫漫黄沙变茫茫绿海,机械林场建设者坚信:“人倒了可以站起来,树倒了可以扶起来,信念不倒、梦想不熄,要让塞罕坝的每一个山坡都绿起来!” 伟大的精神托举伟大的梦想。踏上新征程,唯有埋头苦干、担当作为,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方能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记者陆娅楠 徐隽 刘志强)

(1)

海子2022-06-28

脱贫伟业!是中华民族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创建的时代功勋。脱贫伟业!动员之广、措施之力、要求之严、规模之大、惠民之多、成效之著亘古未有,彰显我国制度优势。脱贫伟业!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创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为国际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丰富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方法论。脱贫伟业!推进了乡村振兴、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释放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理光芒。   

(0)

bhfwe2022-05-30

理性客观分析中国的三农问题[强],情理交融的好文

(0)

邢仕富2022-03-08

深挖洞,广积粮 ,不会错的

(0)

俊华2022-03-01

2022年的一号文件很明确地提出,2022年粮食产量要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去年的一号文件也提到1.3万亿斤。 说句实话,以中国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衡量,1.3万亿斤根本算不上一个高标准。 因为,从2015年至今中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15年,13212亿斤。 2016年,13209亿斤。 2017年,13232亿斤。 2018年,13157亿斤。 2019年,13277亿斤。 2020年,13390亿斤。 2021年,13657亿斤。 这一稳定表现,事实上有赖于中国自2013年开始实施的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这一项目计划是用8年时间,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确保每年有1.2万亿斤粮食的产出。 8亿亩农田!1.2万亿斤粮食!高标准农田项目似乎是为了给中国粮食安全打造一个最坚实的基本盘。 如果大家还记得中国还有一个18亿亩的耕地红线,用8亿亩保障粮食安全,剩下的10亿亩,无论是实现土地休息轮作,还是发展其它中国短缺的作物,中国农业的想象空间都会大上许多。 总而言之,今年的一号文件中,没有特别夸张的表述,但却用几个小细节传递出坚持粮食安全的底线思维绝不动摇的决心。 这些前所未有的细节,值得我们细细品尝。

(0)

范丝怡2022-02-28

农业现代化,中国迫在眉睫。 战争的最后底线,是不饿死人,是有饭吃。 如果发生战争,粮食能养活我们自己吗? 乌克兰是我国玉米进口主要来源国之一。2021年乌克兰玉米占进口总量的29%;进口乌克兰大麦占中国进口总量的26%。 2月22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明确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中央一号文件,年年喊,可我们农业现代化了吗?我们能养活自己吗? 这么少的耕地,这么多的人口,如果农业不现代化,集约化,精细化,我们养不活自己。再美的灯光也照亮不了一个民族的胃,农业现代化迫在眉睫。(罗金海)

(0)

hhjuvxd2022-02-24

这是令人振奋的数字: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1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1%;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发展基础更牢、条件更优、动力更足。 这是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生动注脚: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出生30个小时的婴儿到108岁的老人,不遗漏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个生命。 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伟大实践: 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0)
1 2 11条信息

冷暖自知2022-12-10

没想到我大曹县能出现在老师的的公众号里,还是因为芹菜[尴尬]

(0)
1 1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