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疫情已经持续一个半月有余,这是一次继2019年武汉疫情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
从迪士尼疫情迅速处理到今年3月底的疫情严重扩散,上海市的疫情防控体系前后呈现天差地别。确诊人数每日几千上涨,在微博、微信等各大网络平台随处可见的物资匮乏,甚至有人售卖物资坐地起价,发疫情财……疫情难防,人心更难防。其实,上海疫情失控(防控)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骄”——骄傲、自大;“胶”(着)——不果断、不坚决;“交”(织)——问题和矛盾交集;“焦”——焦虑、焦躁;“娇”——娇情、任性决策,在清零与共存之间犹豫不决(摇摆不定),从中也可以看出上海暴发疫情之前没有制定详细、周到的防控(群防群控)预案,准备工作不充分,在上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延误了战机,从而错过了阻断病毒传播链的时机......而实施精准施策、防控,更不应搞一刀切。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如果您有何锦囊妙计可以安邦治国平天下,赶快来《共绘网》的评论区参与讨论吧!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三年抗疫,感受真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真诚追求、是共识共举、是力量之源、是现实写照。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筑起护佑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坚实屏障。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为优化调整防疫措施,推动中国经济大船破浪前行打下坚实基础 黄浦江畔,百舸争流。2023年1月1日,上海港宣布: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30万标准箱大关,连续第十三年全球第一。2022年三季度以来,上海经济主要指标表现好于预期,跑出恢复重振的加速度。 荆楚大地,八方辐辏。2022年12月28日,2022中国武汉(汉口北)商品交易会隆重开幕,30多个国家的外交使节、商协会负责人和数百位知名企业家齐聚,与三年前空无一人的街巷形成鲜明对比。 上海和武汉,两座历经疫情大考而生生不息的城市,迸发出蓬勃向上的力量。这,也是三年来我们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写照。(记者白剑峰 刘志强 申少铁 邱超奕)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饱含深情,作者拉家常聊天般地说出每一位人这几天的所思所想,也让大家可以换位思考,更加了解政府,大白,各种城市保障工作人员台前幕后付出的努力和艰辛。理解+团结+信念,相信这座城市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 必胜!
谁也没想到,2022这个开年如此艰难。上海这一次疫情,竟然延续了两个多月。5月31日,上海疫情防控发布会宣布:6月1日起,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今天上午,“上海回来了”登上了微博热搜第一。零时起,上海取消设置在越江桥隧、区块交界的防疫查控岗位,同步移除路障设施。 市民们也走出家门。那个车水马龙的上海,终于回来了。 尽管已是凌晨,但一辆辆私家车,仍然撒欢般驶向隧道和高架桥。上海,瞬间哪里都堵了。外滩边的人,越来越多。菜市场里开始人头涌动,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正在归来。居住在上海的,70岁的演员李立群,兴奋得跑到刘畊宏家中做客,吃大餐跳毽子操。有一句上海网友的留言,顷刻无数人点赞: 我以后再也不抱怨堵车了,因为那才是繁华大道。 再也不嫌人山人海了,因为那才是国泰民安。 这一刻,2600万上海人等得太久。 我理解他们此刻的激动、宣泄,与五味杂陈。 这两个多月里,他们经历了什么,他们有过怎样的煎熬与压力,只有自己知道。 所幸,一切都走了过来。 希望所有的上海人,从此不再有这样的故事与遭遇; 愿人间皆安,岁月静好。 但此次此刻,我仍然想提醒,在庆祝的同时,别忘了这些人。 这五个名字,不能忘。 他们每一个,都值得我们铭记。5月30日,解封的前一天。 有一条消息,被淹没在如潮的新闻里。 “上海加油,我们回家啦”。 这一天,一名山西援沪医疗队队员发视频告别上海。这一天,广西医疗队也告别了上海。自此,绝大部分地方援沪医疗队,大约5万名医护人员完成使命,回到家乡。 是的,你没有听错,援沪医疗队员们坚持到了最后。 他们千里迢迢,从四面八方来到上海。 数十万的感染者,每天约1000万人的核酸筛查量。 每人每天几百次的重复挥臂采样,但没有一个援沪医疗队员叫苦叫累。 不少队员,都是第一次来上海。 但他们直到离开,都没来得及认真看上这个国际大都市一眼。 武汉医疗队,是最早到来的队伍之一。 只因为,2020年疫情,上海援鄂医疗队是最早赶赴武汉的队伍之一。 他们心怀感恩。 要来一场“热干面”和“生煎包”的双向奔赴。 不知道,你有没有感觉到: 这一次上海疫情,和此前不一样。援助的医疗队员被报道的频次,没那么多。 疫情过去,城市渐渐在回到正常。 别忘了他们。
紧急通知: 亲爱的业主家人们:家里生活垃圾请抓紧时间扔在负一负二垃圾桶。 静默期间5-7天市政垃圾清运车不运行,垃圾无法清运,如有垃圾在家里存放,今天晚上最后一次垃圾清理[抱拳]
1
共5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