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吸取经验教训不再过度依赖金融业类虚拟经济来发展经济,于是美国开始重新重视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大张旗鼓地推行再工业化战略。
然而,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的优势就一去不复返,二战后金融、教育业高速发展,使得制造业大批地流向了国外,造成了制造业空心化。例如:欧洲资源匮乏,福利、成本高,市场容量有限,制造业难以恢复往日辉煌。不仅欧盟国家如此,日本和韩国也面临此种情况,故欧盟、日本和韩国的制造业(实体经济)如何面对空心化的问题?对此,您有什么建议吗?赶快来《共绘网》的评论区参与讨论吧!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做空日元。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数据,在截至4月2日的一周内,全球对冲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日元空头净额升至148388份,为2007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对于大举做空潮,分析人士指出,鉴于日本与美国之间不断扩大的利率差距,日元还有进一步走软的空间。 SBI Liquidity市场研究部主管Marito Ueda表示,经济指标甚至日本央行官员的声明都不足以让他们成为日元买家,可能会发生更多的日元抛售,但这很可能与日本货币当局干预的时机发生冲突。 这表明,日本央行十七年来的首次加息几乎没有改变美联储主导的汇市格局。 随着国际资本的大举做空,日元正在逼近34年来的低点,已然接近日本财务省可能的干预线152。 对于日元近期的贬值,日本官员几乎每天都会对汇市投机行为发出警告。 当前,市场对日本央行再次进场干预的预测升温。分析师普遍认为,在美联储开始降息之前,日本央行仅依靠“口头干预+进场干预”汇率可能难以完全扭转日元的颓势。 4月8日,日本财务省前财务官中尾武彦表示,如果日元波动过度,足以需要采取干预行动,当局随时都可能干预外汇市场。他指出,如果是从投机的迹象来看日元的水平及其基本走势,他不会对当局随时干预感到意外。 本周即将公布的美国CPI通胀数据也可能会进一步表明美联储不必急于降息,推高日元的波动性。 美国银行货币策略全球主管Thanos Vamvakidis表示,预计日本央行将在美元兑日元汇率为152时干预,如果美联储不降息,美元兑日元最高将升至160;如果美联储降息,美元兑日元可能会跌至142。来源:证券时报网
为什么日韩现在疯 狂的跪舔美国,越来越仇视中国? 因为中国一旦突破某个产业,就必然成为这个产业的王者,一旦中国攻破汽车和芯片领域,日韩就失去了最后的阵地。 而所谓的日本人聪明,韩国人勤奋,都是扯淡的话,当年都是靠跪舔美国拿到的产业,真要和中国竞争,完全不是对手。日韩,新的产业没有任何机会,老的产业面对中国的巨大竞争压力,所以巴不得美国出面把中国搞死,但是美国又不想出面,巴不得日韩做炮灰把中国搞死.......所以美日韩每天你看我,我看你,在玩宫心计......(土豆)
根据日本海关数据,今年1—8月,日本进口的石油价格上涨147%,天然气进口价格上涨155%,煤炭进口上涨268%,发电成本翻了一倍。也就是说,现在日本制造业面临的真实困境是在进口上游原材料成本增加147%—268%,电力价格翻倍的情况下还要承受出口产品价格下降30%,这简直就是噩梦般的局面。这种情况下,日本制造业产能萎缩就是必然。产能萎缩会带来什么结果?结果就是出口大幅度减少,但是进口因为能源价格涨得太厉害所以反而还在增长,两者叠加就是日本进出口贸易连续12个月出现逆差。今年7月日本贸易逆差已经达到14367亿日元,急剧扩大的贸易逆差让日元继续贬值,然后进口成本继续增加,出口继续萎缩,形成恶性循环。当然,日本家底还是比较厚,外汇储备有1.3万亿美元,但是如果以现在每个月逆差近300亿美元的速度失血,这点外汇储备也就能扛3年左右。现在日本只能祈祷美联储明年年底结束加息周期,一旦美联储加息周期持续到2024年年底,日本经济就要出大麻烦。但即便是美联储加息周期在明年年底结束,日本制造业也会大伤元气,特别是第一大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出口被中国赶超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结果。日本制造业感觉都很惨了,但是还有更惨的,这就是欧洲制造业。今年以来,欧元兑美元汇率贬值20%左右,看上去比日元好一点,但是欧洲比较作,一场俄乌战争让欧洲挥刀自宫,切断了俄罗斯大部分能源供应,然后欧盟能源价格飞涨,今年以来欧洲天然气价格涨了5倍,电力价格涨了5—10倍,如此高昂的能源价格让欧洲制造业哀鸿一片。俄乌战争打了半年,欧洲有色金属、化工企业已经关掉了一半,如果俄乌战争再持续半年,估计欧洲有色金属、化工企业连个渣也剩不下。除了这两个对能源价格比较敏感的产业之外,其它基础产业的日子也不好过。 我们以钢铁产业为例。炼钢主要成本是这几项,一个是基础原料铁矿石,一个是煤炭,其它就是人工与电力成本。铁矿石目前全球价格基本保持稳定,但是国际市场煤炭价格涨幅比较大,2021年6月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价格是199.02美元/吨,到了2022年6月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价格是385.95美元/吨,涨幅达到186.53%。考虑到欧元兑美元汇率贬值20%,欧洲钢铁企业拿到的煤炭价格还要在此基础上上浮20%,然后叠加电力价格上涨5倍,欧洲钢铁企业成本就要增加80%以上,打个折也要增加60%。钢铁企业都是苦哈哈产业,一般来说毛利润大致在10%,如果成本增加60%,销售价格不变(不考虑出口)意味着就要承担近50%的亏损,每卖一吨钢材欧洲钢铁企业就要承担50%的亏损,请问这种情况下欧洲钢铁企业能撑多久?那么欧洲钢铁企业能否大幅度提价呢?欧洲钢铁企业少量提价是可以的,但是大幅度提价50%覆盖自身的亏损是非常难的。因为欧洲钢铁企业还要面临全球钢铁企业的竞争,特别是中国钢铁企业成本远远低于欧洲(这个原因我们后面来谈)。钢铁、化工是现代制造业的两大基础,如果这两个基础制造业被摧毁,那么大部分制造业也活不下来,整个欧洲的产业将退化到只能做轻工产业的原始阶段(类似东南亚的产业现状)。所以,如果美联储加息周期持续到明年年底,欧洲不但化工与有色金属产业活不下来,欧洲钢铁企业也会死掉一大半,下游制造业企业同样会尸横遍野,如果美联储加息周期持续到2024年年底,欧洲制造业可能就只能剩点渣渣了。这就是在国际大宗产品价格高涨的时期,叠加美联储激进加息的双重打击效果。来源:猫哥的视界
欧洲的羊毛不用薅,自动就掉了。 有能力承接这些羊毛的地儿,必须得有强大工业产业链,小国家没那么顺畅的消化系统自然吃不了那种大块肉。 断气之后,特斯拉暂停在德国超级工厂的电池生产,连缠绕、组装电池之类的机器都将转移到美国德州;荷兰的化肥巨头大幅消减在欧洲的原料产量,反倒是投资数亿美元扩大在美国德州的化工厂。 前些天德国大众刚宣布将投资24亿欧元在中国设立自动驾驶领域的新公司,接着泰晤士报就报道宝马集团准备把在英国牛津生产MINI电动车的生产线迁到中国去。还有前段时间,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集团在与湛江洽谈5年后,突然加速确定合作。 一系列停产、跑路,瞬间感觉欧洲快被掏空。 9月份的时候大众就表示如果天然气危机持续发酵,大众就可能把生产设施迁出德国。 连大众这种世界巨头都扛不住,规模小点的制造企业那日子可想而知。也难怪连咱们的电热毯、高领毛衣之类都能出口火爆了,欧洲人自己生产成本太高,当然还是直接买中国的更划算。 物价电价翻倍涨,盛行一年硕士的英国,这留学费用估计也得跟着水涨船高,留学生人数说不定都得下滑。 俄乌这场仗耗到现在,突然发现欧洲成了最大输家。 巨头企业纷纷扛不住,普通老百姓更扛不住,但西方国家的脑回路跟咱们不一样,连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自己都说“我来自一个不仅不关心世界上的穷人、甚至连本国穷人也不关心的国家,现在有七分之一的美国人在挨饿,但他们不关心...”。 不但美国政客如此,欧洲各国的政客也差不多,上任一个多月的英国首相特拉斯为应对经济问题反手推出取消45%最高所得税税率的计划,这就是活脱给富人开路啊。(作者 | 燕大)
现在日本的最大问题是通缩,是20年来的死气沉沉,消费萎靡。因此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让日元贬值,可以利好出口,同时刺激老百姓的消费欲望,还能刺激旅游业发展。 然而问题是,既然日元贬值了,为什么日本汽车的出口量还会大跌,连续12个月贸易逆差? 因为日本是一个资源非常贫瘠的国家,要想将商品生产出来,就需要大量进口原材料和能源,然后加工成高附加值的产品,比如汽车和家电。 日元贬值,导致进口日本的石油价格上涨147%,天然气上涨155%,煤炭上涨268%,发电成本翻了一倍……更高的原材料成本,生产出来的商品自然没有了竞争力。 日本在7月份创下最高通胀记录,第二季度GDP按年率计算增长2.2%,如果排除通货膨胀导致的物价上涨,GDP就没有多少增长了。 要论崩溃,日本还不至于走到那一步,至少1.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可以撑很长一段时间,还债务利息还是足够的,现在唯一能做的是盼望美国停止加息。 韩国的情况和日本差不多,同样是出口导向型企业,同样是进口原材料,然后加工成商品出口来赚取利润,对国际能源和大宗商品的价格涨幅极为敏感。2021年9月6日,美元兑韩元是1:1154。2022年9月6日,美元兑韩元是1:1374。 短短一年时间,韩元汇率下跌了将近20%,而且跌势还在持续,目前没有看到底部在哪里。 没有和日本那般消极躺平,韩国政府其实一直在努力自救,只要美国加息,韩国就跟着加息,并且基点始终比美国高。比如美国加息到0.25%时,韩国提高到0.5%;当美国的利率提到1%时,韩国将利率艰难抬到1.75%。 当美国的利率来到2.5%时,韩国终于撑不住了,利率勉强维持在2.25%。不过,韩元贬值的最大原因是外贸逆差。根据韩国海关公布的数据,从5-7月的短短三个月内,韩国对华贸易逆差达到158亿美元,打破了过去28年长期对华的贸易顺差纪录,2022年很可能出现8年来的首次年度贸易逆差。 韩国引以为傲的半导体产业被中国后来追上,并迅速缩小两国在技术上的差距,甚至要从中国进口大量半导体、汽车零部件和新能源电池,几乎垄断了韩国市场。韩国要想解决贸易逆差的问题,短期需要等到原油和天然气的价格降下来,长远来看还是要提升自己的科技产业能力,不然今后日子会更难受。文章来源:智先生
比较惨的是一众工业国,自身不是矿产能源大户,无法自给自足,辛苦制造出来的商品换来美元后,还得用美元进口原材料,承受了美元的完整收割周期。 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我放到最后再讲,先聊一下日本现状。 日本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疫情。 无论重症率还是死亡率都创新高,新冠病床的使用率达到53.4%,病床完全饱和,医疗护理接近崩溃。 全国有156万人被迫居家疗养,医疗挤兑上演的社会惨剧非常多,我这里就不多举例了。 8月16日,日本有14家医院联合发布红色警告,医院已经没有接收重症患者的能力: 暂且不讨论新冠的毒性和后遗症,仅仅是感染了新冠就要回家修养,就足以对日本的制造业带来极为严重的破坏。今年上半年,日本的汽车出口量为173万,比去年下降14.3%,这组数据暴露了更多问题。日本的汽车行业是国民支柱之一,背后牵涉到500万人就业,直接影响着日本经济的兴衰。文章来源:智先生
1
共6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