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形成不同的理念。基于不同的文化,中西方两国人民的消费理念也截然不同,东方内敛含蓄钟情按需消费,西方大胆自由热衷提前消费。
在资本家和政治家联合的宣扬下,西方年轻人提前消费的思想根深蒂固,即便是在没有充足资金储蓄的情况下也能坚定地追求所需所用,不可否认,可以刺激人们的消费活力......说白了,实际上购房按揭(抵押)与发放银行信用卡,其目的无非是促使居民消费,即提前拥有一笔贷款收入可购房或购物等,让其为银行打工(付息还本),一旦社会陷入普遍失业,经济萧条衰退,贷款者无力偿还债务,则金融危机也就不远了(不期而至)。这种模式显然不适合贫穷落后国家,更不适合中国。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很多人担心政府印钱,通货膨胀会起来。这方面我认为不用太担心。一是MMT是否会引发通货膨胀关键是看货币流向,欧美国家很多是流向了房地产、金融市场和保险等行业,催生了一系列泡沫。中国跟这些国家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的资金大多投向基建等领域。 二是如果直接向居民发钱,可以激发信心,中国的生产能力是远高于西方国家,因此不必太担心通胀问题。后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提升有限需求,也会慢慢地反映到经济的增速中。 从本质上说,放水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放水先是要经济的维稳,最终要把它落到实处,经济增长动能需要这样的推动力。长期看,这些涉及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操作上的调整,包括需要对资金的流向和去处有引导。政策发布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点,胆子可以更大一些,毕竟中国经济的韧性还是很高的。
大家都知道,财富是要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它不是纸币,可以直接靠印就出来,如果可以这样增加出来,我们就可以靠印钱买下全世界,但谁都知道,这是荒谬的,不可能的。所以最终会导致什么?房子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但债务不会缩水,因此我们即将迎来“人均破产”的时代,银行收到大量坏账,靠拍卖抵押物根本无法回本,又是求助于国家。最终国家要为各方利益兜底怎么办?除了印钱,我想不到还有其他方法,因为我们这个系统已经中毒太深,之前的很多虚假繁荣和虚假增长,到了该回归的时候了——我们从来没有什么奇迹,只是很多东西被暂时的转移支付了,导致我们没看清楚钱从哪里来。 这就是这里必然通胀且必然大通胀的底层逻辑。最终这些繁荣、基建、增长,并不是靠我们每个人贡献税收的一砖一瓦就叠起来的,潮水退去后你才会发现,这些是拿光了多数人的本金才扛起来的,根本不是正常的增长。 最后给点良心建议,对于普通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以下四点: 1.配置全球资产,而非都放在受一地政策覆盖下的资产篮子里; 2.持有流动性好的资产,而非想卖都卖不出或交易成本/交易摩擦极高的资产; 3.持有能产出资产的资产,而非无法自动造血的资产; 4.修炼内功,增加自己的工作产出效率,争取在这波大洗牌结束后,大幅提升自己的社会排名,站在所有人上面。这样哪怕是在覆巢之下,至少你有相对优势,过得也不至于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