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亚病夫到世界大国,中国早已屹立在世界巅峰的舞台,而如今的辉煌成就与集中力量办大事政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集中力量办大事政策,是党带领人民长期实践的智慧结晶。从建国之初伊始,为了尽快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我国便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在很短时间里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直到如今,正因为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样的国有化政策,我们才能全力阻挡疫情,建成诸多国之重器,完成 “ 一带一路 ” 等的战略使命......因此,其他国家应赋能国家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向中国看齐,共奔全球一体化。对此,您觉得呢?如果您还有良知,是为公平、正义和共建美好世界而来,那就请你将《共绘网》转发出去,让更多人受益吧!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从足够理想主义的角度而言,实现和平崛起实际上是在激励发展中国家解放自己。任何一个觉知了唯物主义思想的人都有义务去解放周围所有人,苏联选择了武力,然后失败了,而中国选择勇敢的尝试了另一条道路
基于发展这一主题,“一带一路”在未来的十年里会继续取得成功。在全世界200个国家中,已经有150多个国家签约成为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这意味着世界上75%的国家都加入了“一带一路”。 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做?要知道,这些国家的成分非常多元化,在其中有社会主义的中国,有君主制的泰国,有伊斯兰国家伊朗,有各种各样的宗教国家和世俗国家,有各种各样的资本主义国家。 为什么他们会走到一起?美国总是把这种联合说成是一种狭隘的“挺中反美”的政治运动,这是非常荒谬的。也许有人希望这150个国家都支持中国,反对美国;而另一部分人希望这150个国家都追随美国,对抗中国。然而世界不是这样运行的,这两种想法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谈到共建“一带一路”的十年成就, 我也围绕着“一带一路”五个内容给大家做个回顾。 (一)政策沟通; (二)设施联通; (三)贸易畅通; (四)资金融通; (五)民心相通; (六)第三方市场合作成为亮点.......
10年前的8月,党的十八大后首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语重心长: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续作出回答。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放到这个大背景下来认识。” 清醒冷静的叩问,贯穿着对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远虑深谋。 这是全新历史坐标下的重大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相互影响,应当如何凝心铸魂、高举旗帜? 这是推进理论创新的时代呼唤: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想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应当如何总结经验、把握规律? 这是赓续历史文脉的高度自觉: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应当如何主动作为、再谱华章?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紧扣时代脉搏,围绕中心工作,突出问题导向,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气象日新。新华社记者:张晓松、朱基钗、王子铭、王思北、孙少龙、徐壮
习近平主席始终心系“一带一路”这一造福全人类的世纪工程,全力推动倡议落地生根、取得实效。从主持召开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到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来自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嘉宾深入探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再到积极开展全方位元首外交,欢迎各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各类外交场合向世界阐明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国理念……在习近平主席引领下,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影响力、合作吸引力不断释放。国际人士称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务实高效,在推动人类未来发展的方案中堪称典范。人民日报
现代社会学的交换理论把仅适用于经济生活的理论在未作充分规定的情况下便推广到社会、文化领域,虽不乏其启发意义,但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它犯了把高层次的生活简单地还原为低层次生活的错误。在本质上,它不足以为现代社会生活提供解释。 说了这些,并不是想证明:谁都是马克思主义者,世上本无“马”与“非马”之划分。马克思主义之特点,之优胜,之区别,还可另文详述。这里只是提供一方面的例证来说明:马克思主义之基本原理,未必不适合于现代社会。借口现代化而摈弃马克思并无必要,而在根据现代的情况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条件下,我们毋宁是更需要:回到马克思!(作者李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