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建议用“线上”平台教育+实习+缩短学年学制的社会大学,取代目前的“线下”大学,多出快出人才?

发布日期:2023-07-16    浏览次数:3674

  

        “线下”大学已有几百年历史,但随着互联网日益普及,加上GPT横空出世(目前GPT大模型库已储存足够多各式各样的知识),线上教育似乎有逐渐取代线下大学之势......而关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方法是否应该被提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是特定在明朝时僵化的科举考试制度的,比如说,那时的他们答题文章以八股文为主,要求的也只能从那些“圣贤书”中获得,实践教学于他们而言可有可无。但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们应该做到的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是幸运的,我们不必按着僵化的教条约束自己,我们有充分的线上与线下自由发挥空间,我们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们的题目永远不只有一种答案!

  

         线下大学可以面对面的交流,感受青春洋溢的校园生活,但经历过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肆虐,线上教育新型模式反而应运而生(绝大多数高校都实行了“线上”教育模式),开创了教育新局面,许多高校学子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后面的全然接受,就已经凸显出线上模式的益处。线上模式相教现在的线下模式,可以大幅度节约经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如果加以实习实践阶段,缩短学年学制,更能吸纳人才,培养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又能促使教育资源平台统一化、标准化、均衡化、普及化。其次,由线下转线上模式,不单单是物理上的转变,更是精神上的自律自强,学无止境不再是由老师亲自督促,而需要自我提高要求,学历≠知识,用“线上”的社会大学,取代目前的“线下”大学,争取多出快出人才......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您支持线上教育普及化吗?如果您有何锦囊妙计可以安邦治国平天下,赶快来《共绘网》的评论区参与讨论吧! 

相关热词搜索:线上 平台教育 社会大学 人才
赞同(31)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崔红双2023-07-28

振奋人心,学子们加油,为中国之崛起而努力拼搏

(1)

紫薇2023-07-26

独立特行自信善于学习思考有创造力才是真正的才华!

(1)

秀美风光2023-07-26

赞 优等生会越跑越快,我们要加油啊

(0)

龙湖愚翁2023-07-23

当你觉得“海淀妈妈”和“小镇做题家”为什么差别这么大的时候,你需要读一读《共绘网》了。他也是新传播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的必读物。 以口语风格轻松搞懂他的核心概念,比如人文、资本与社会科学等。

(0)

韶华易逝2023-07-23

“共绘网人”讲的很动情,很有才情[强][强][强][合十][合十][合十][合十][强][爱心][爱心][爱心][玫瑰][玫瑰]

(1)

桃圆2023-07-22

好,纯属自己看历史和经济学整理的资料

(0)

黄祖瑜2023-07-19

近期让人沮丧的是,在青年失业率超过20%的时间点上,高校迎来又一波“涨价”,包括上海、吉林、四川等多省高校纷纷上调大学新生学费,最高涨幅超过50%;民营高校的涨价长期以来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上大学对于底层家庭来说,可能导致贫困。人们返贫的方式,又增加了一种——高教涨价给普通人想要阶层跃迁的梦想最后一击。文凭社会的高学历假象之下,穷人梦碎未必是个坏事。 实用主义加持下的灌输教育,在一些国家,教育尚且没有能力改变或提升人的本性,所起的作用只是让受教育者看到更多的人生选择方向——如果谋生都有困难,那么教育的初步目的就会受到质疑。丑闻遍地的当下,我们的社会缺乏的不是科普素养、技能教育、职业教育,也不是基础教育,缺的是基于完整的逻辑学体系和哲学架构下独立思考、关乎信仰、塑造人格、构建关注个体的人文精神家园。这个事情的刻不容缓到不能交给下一代,而且应该之前很多代就开始启动的事情,实际上被耽误了很久。作者/苏城

(1)

冀风帖2023-07-19

如果我们想要跳脱出这种自动化的水平,就要“有目的的学习”,而不是点到为止。“有目的的学习”有4个特点:1.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有目的的练习,主要是“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以至千里”,最终达到长期目标。如果你平常周末都去打一打高尔夫球,而你想将你的差点降低至5杆,那么,这对总体目标十分有益,但还不是一个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 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地用于引导你的练习。要把目标分解,并制订一个计划:为了将差点降至5杆,你得做些什么? 其中的一个目标可能是增加把球打入平坦球道的次数。这是一个合理的具体目标,但你甚至还得将它进一步分解:为了成功地把球打入平坦球道,你到底要做些什么? 你得搞懂,为什么你有那么多次没能把球打到平坦的球道上去,并且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想办法纠正你总是勾球的毛病。怎么做到? 可以请一位教练来教你怎样以特定方式改一改你的挥拍动作。诸如此类。关键是接受那个一般目标(并且日渐精进),并将其转化成一些具体目标,使你能达到切合实际的进步的期望。 2.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要想取得有效的进步,你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任务上。 3.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 你必须知道某件事情自己做得对不对,如果不对,你到底怎么错了。 一般而言,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如果没有反馈(要么是你自己给自己提出的,要么是局外人给你提出的),你不可能搞清楚你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或者你现在离实现你的目标有多远。 4.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比如,业余钢琴爱好者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上钢琴课,等到30年过去了,他还在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弹奏着那些同样的歌曲,看起来,在那段时间里,他已经积累了数十万个小时的“练习”,但他绝不会比30年前弹得更好。事实上,可能还比年轻时弹得更差。 走出舒适区,意味着要试着做一些你以前没做过的事情。有时候,你也许发现,做一些没做过的事情,相对较为容易,然后你会继续逼迫自己。 但有时候,你偶然碰到了那些让你感到很难做好的事情,似乎你永远也做不了。想办法去逾越这些障碍,是通向有目的的练习的隐藏钥匙。(本文摘编自机械工业出版社书籍《刻意练习》 安德斯·艾利克森、罗伯特·普尔著)

(1)

许景冬2023-07-19

塑造教育的新形态。人工智能助力内容创作,虚拟仿真技术实现模拟飞行训练,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推动研发新型智慧教育产品……在各位论坛嘉宾、专家的实践中,数字出版前沿技术纷纷展现强大的成长潜力。而在科技本身的进步之外,技术变革也正为许多行业带来新方法、新速度。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从创作、编辑到出版在内的每一个数字出版环节都将实现效率的节约性提升。”王颖表示,由百度研发并推出的百度写作助手,已能够有效辅助作者进行内容创作。 “创作者在内容创作的过程中,除了要进行大纲设计,还要填充大纲内容,完善成文后的文本逻辑,乃至完成对文字的修改……这都是非常繁杂的工作,会消耗作家大量的时间。而人工智能则能够为作家提供大致的写作思路,并进一步生成全部人物设定。此外,在小说的不同场景中,AI也可以实现故事的辅助创作,而在整个篇章完成之后,AI还能对整个文章进行修改。”(记者曾子航 王百臻)

(0)

桃圆结义2023-07-18

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电脑和微缩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像资料了。 有一天,我们俩为狮子和豹子觅食习性争论起来。 第二天,他就从图书馆借来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拍摄的介绍这种动物的录影带,拉着我一边看,一边讨论。 孩子面对他不懂的东西,已经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了。 儿子的变化促使我重新去看美国的小学教育。 我发现,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 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校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 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 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 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一切努力。 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作欲望和尝试。 有一次,我问儿子的老师:“你们怎么不让孩子背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 老师笑着说: “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它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就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 我不禁想起我的一个好朋友和我的一次谈话。 他学的是天文学,从走进美国大学研究所的第一天起,到拿下博士学位的整整五年,他一直以优异的成绩享受系里提供的优厚奖学金。 他曾对我说:“我觉得很奇怪,要是凭课堂上的学习成绩拿奖学金,美国人常常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可是一到实践领域,搞点研究性题目,中国学生往往没有美国学生那么机灵,那么富有创造性。” 我想,他的感受可能正是两种不同的基础教育体系所造成的人之间的差异。 中国人太习惯于在一个划定的框子里去施展拳脚了,一旦失去了常规的参照,对不少中国人来说感到的可能往往并不是自由,而是慌恐和茫然。 我常常想到中国的小学教育,想到那些课堂上双手背后坐得笔直的孩子们,想到那些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格的考试…… 它让人感到一种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到巨大的压抑和束缚,但是多少代人都顺从着它的意志,把它视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出路。 这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它或许有着自身的辉煌,但是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信息社会。 面对明天的世界,我们又该怎样审视这种孕育了我们自身的文明呢?(作者:高钢,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0)
1 2 3 21条信息
1 2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