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证明,每次技术创新都会促进社会进步,故发明创造应永不停歇?

发布日期:2023-11-04    浏览次数:4176

  

        历史的发展证明,国家的创新能力决定国家的综合实力,科技水平的高低决定国家力量的强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看,科技革命常常是改变国家力量和世界大势的转折点。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导致了世界中心的转移,同时伴随着大国的兴衰交替。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还可以带来社会变革和进步。但话说回来,技术进步会带来反作用,汽车产业的发达,汽车数量的增多却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互联网络的发展导致了黑客的产生......我们应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既要看到优势还要看到劣势。同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规避风险,防范风险。总而言之,人类的发明创造应永不停歇。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尽自己的一份力、发出自己的一点声音。

相关热词搜索:人类 社会 发展历史 技术创新
赞同(31)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幸福约定2024-01-03

想,永远都是问题,干,才会有答案。

(0)

萍水相逢2023-12-21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哪些信号?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了七大方面,以飨读者。 三、重点工作第一项变动,高度重视科技和产业发展。 会议指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包括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 业内人士指出,与去年会议相比,中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的第一项,而扩大内需则退居次席,反映出中央对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今年经济工作会议将“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放在第一位,并着重点出了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等关键词,说明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还是在转型升级,还是在科技提升生产力水平上,会议也再次强调数字经济的重要性。加强基础、前沿、应用研究的同时,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未来将有更多政策激励企业积极创新。 民生银行首经团队指出,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是新增内容,近年来首次在产业政策中提及。推动融资方式多元化发展,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提供长期稳定资金,将有利于产业稳健长远发展。 徐驰指出,在高质量发展中把科技创新的地位提高,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或有明显加大。本次关于科技创新的表述重点着力“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而着力于生产力的提高。以此来看,2024年对于人工智能、量子、生命科学等新兴技术的投融资支持力度或有明显提高。 他还表示,产业发展方面,此次会议仍是强调了——“韧性与安全”。我国政策层更加重视供应链安全,供应链安全导向之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或持续加速。我国产业链和科技创新链的现代化、自主化、集成化程度依旧不高,尤其是国家战略安全重要领域的关键技术和核心环节仍受制于人。从这个角度来看,政策或加大鼓励各个产业链链长提供更多的融资发展的支持,国产替代的受益逻辑进一步加强。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编辑 陈莉 校对 李立军

(1)

润爱德华2023-12-14

30年来,其实中国带来了全球的变化,在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到地球的每个角落。 在中国看来,一旦有某个国家在某个领域,提出了最新的理论、发展了最新的技术,获得了突破,中国就会陷入焦虑。 很快,就会召集全领域专家的会议:我们在某某领域,和外国有着巨大的差距,我们必须要赶上去! 于是,所有的技术人员开始云集、资金开始涌入、赶英超美的狠劲去追赶,而一旦追上,最后必然是大比例的反超。 最终但凡有梦想,就必然会实现;一个坏土豆

(0)

胡萝卜2023-12-03

社会层面。 社会上要对科学有正确的认识,这个认识会在某种意义上渗透在教育和科学家共同体里。 我认为社会上要有一种正确的风气,不要一窝蜂,好像重视一个科学家,某个领域的科学研究就要有重大的突破,如果科学家失败了,就觉得这个人有问题或者怎么样。 过去我们一谈创新,就强调要面向市场、面向科学前沿,而一个好的科学文化还要面向全民,要让全体公民有科学意识,要在社会上营造一种对创新的容错和鼓励氛围。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

(0)

化蛹为蝶2023-11-30

发展也需要统筹安全,对于可能被卡脖子的先进技术,即使不符合比较优势,也必须攻关突破,以维护安全。先进技术多为企业所拥有,对于企业而言,卡我国的脖子,至少是“自损八百”的行为,美国以外其他国家的企业牺牲自己的利益来为美国做嫁衣裳的意愿不会高;因此,除了由美国企业独家垄断的技术,我国必须以举国体制攻关来确保安全之外,其他进口的高技术需要跟踪,同时保持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美国对我国形成技术封锁的图谋就不易实现。各地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创新,采用新型举国体制攻关的项目应该由中央统筹并提供资金。作者:林毅夫

(0)

枫桥.夜泊2023-11-22

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的牛鼻子。

(0)

智慧从容2023-11-20

创新是引领全面发展的第一动力 开放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

(0)

钢花2023-11-14

未来十年,中国将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加强人工智能、物联网和5G等领域的研发和应用。这些创新技术的推广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这些技术的应用也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捷和福利。

(0)

汪洁2023-11-14

高水平科技的自立自强。 创新是现代化的第一动力。进入生态文明时代,推进现代化已经没有先行国家当时的那种资源、环境。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也不可能再走当年西方发达国家掠夺他国资源的道路,只能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绿色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靠科技创新。 根据前述经济学家的观点,后发国家的现代化可以通过引进和模仿从发达国家获取技术。但是实践证明,最前沿的技术是引不进来的。尤其是当中国的科技水平显著提升,接近现代化水平时,就会遇到发达国家以断供、“卡脖子”等手段对我国科技进步的堵截。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现代以来,西方国家之所以能称雄世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掌握了高端科技。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正所谓‘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⑦这就提出了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以原创性创新成果,突破发达国家的围堵和遏制,占领科技和产业的世界制高点。为此,就要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要求的,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的目标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洪银兴,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

nhrevsw2023-11-13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技术深度融合主要是推动形成数字创新机制。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时代,实体经济发展动力革新方向在于构建数字创新体系。数字创新体系形成的基本逻辑是以数据驱动和工业互联网为底层技术支撑,实现工业技术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创新多主体跨边界的协同分布式创新,激发制造业的潜在高附加值,形成先进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的叠加效应和乘数效应。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点任务,前者是技术研发问题,后者是技术应用问题。

(0)
1 2 3 26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