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事关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事关亿万家庭福祉。 两千多年前,孔子秉承“有教无类”的宗旨,开启平民化教育之先河,不分贫富贵贱广收学子,垂范万古,影响千载。跨越千年的时间鸿沟,教育依然是时代之重,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就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论述,强调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支撑。
在党中央领导下,教育的春风已经吹遍我国各个角落,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育逐步现代化、科技化,打造数字校园,助力现代教育发展......总而言之,教育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社会的变革,我们正身处于大数据时代,放眼未来,共绘网认为未来的教育必定是线上与线下双融合,线上不仅是课堂形式的多元化,开辟各种线上课堂,资源共享,加上还有GPT输出各类海量知识以及学生提问与课堂的交流碰撞;而线下更加注重科学实践(实验)和体育活动,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尽自己的一份力、发出自己的一点声音。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基于以上的反思,我认为创新人才的教育需要创新的教育模式。我提出三条建议: 第一,教育应该创造更加宽松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第二,在教育中要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第三,在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在价值取向上有更高的追求,避免短期功利主义。这就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目前学生培养方案的设计多以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为出发点和考核点,总觉得学生学得不够多、不够深,学得不够实用、不够前沿。但是如果我们更关心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更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那么我们的教育模式就应该有较大的改变。在实践中,我也体会到改革是很不容易的,传统的观念、市场的压力、社会的环境都是制约因素。但是,对学生好奇心、想象力的关注,在社会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共鸣;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被上升到越来越高的高度。这些都是令人鼓舞的变化。所以,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社会对创新人才需求的增加,创新人才教育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来源:青藤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