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繁花》成为2024开年第一部爆款剧,最近这部剧几乎已经“住在了热搜上”,更难得的是,这还是一部与A股息息相关的剧。该剧的故事发展从股市开始,主人公阿宝的第一桶金就是来自于一只名为电真空的股票,靠着第一桶金,阿宝一步步成为叱咤上海滩的金融巨鳄“宝总”。
在《繁花》里,哪怕是大名鼎鼎的“宝总”也经历过惨淡的退市,更别提那些在股市摸不着头脑的普通股民。随着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股市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也需要有一些相应的政策措施变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结合中国目前股市的各种现实情况,共绘网建议上市公司将一部分融资额留存专款专用,对因“带病闯关”而非天灾(自然灾害)退市的按一定比例赔偿给股东(投资者),以维护股票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换言之,就是应该责、权、利明确,建立退市赔偿制,防止团伙造假欺诈上市套现走人,让股民吃哑巴亏。对此,您赞同吗?您炒股吗?“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尽自己的一份力、发出自己的一点声音。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起家发家败家,败的是企业,伤的是股民。 仔细梳理这些校办企业的发展轨迹,笔者发现一个惊人的相似性:技术起家,政策发家,金融败家。 校企最初可以凭借高校的科研优势,推出了一些瞩目的技术创新。借助国家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东风,迅速做大做强。 然而,当这些企业尝到了资本市场的甜头后,却逐渐迷失了方向,最终在金融游戏中折戟沉沙。 这种发展模式说白了就是“吃老本”。靠着当初的技术积累和政策红利,这些企业快速扩张,但却没有持续创新的能力。 当初始优势消失后,它们就只能靠金融操作来维持表面的繁荣,难逃崩塌的命运。在不少校企财报弄虚作假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不得不问: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机构都干什么去了? 拿复旦复华来说,连续十年的财务造假,难道审计的时候就没发现一点蛛丝马迹吗?这些所谓的财报审核是不是都成了摆设? 年年审计,审计了个啥?是专业能力不够?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论如何,这些审计机构都难辞其咎。 本应该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线,结果却成了财务造假的“帮凶”。 现行的信息公示制度显然存在不少漏洞,才会让一些企业有机可乘。比如,一些关键信息的披露不够及时、不够详细,有的企业甚至玩起了文字游戏,用模棱两可的表述来误导投资者。说到底,最受伤的还是广大散户。上市公司造假,散户砸破脑袋也看不出来,这该怎么办?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要完全看穿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确实很难。但我们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作为普通投资者第一要务便是要提高自身的财务分析能力,而不是盲目投资,学会看财报中的一些关键指标,比如现金流量、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时刻保持警惕心,对于那些业绩异常波动或者与行业趋势严重不符的公司,更要多加小心。 说回到校办企业本身,难道真的就要全部被时代淘汰掉? 笔者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归初心,专注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而不是一味追求规模扩张。要明确产学研合作的边界,避免学校过度参与企业经营。 校办企业的问题也不难看出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和资本市场确实还存在不少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投资者共同努力。 期待未来的校办企业能够真正成为连接科研与市场的桥梁,为国家创新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写在最后。校办企业经历辉煌最终被淘汰,既好笑又心酸。当股价跌得比高校就业率还快,当散户看着亏损的账户直挠头,这场博弈,到底谁是赢家?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不是培养“韭菜”。对于这些曾经的“学霸企业”,期待它们能回归本分,用知识和创新来报效祖国,而不是用财务报表玩"数字游戏"来欺骗国家。您觉得校办企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作为小散户,面对这种“看不懂”的上市公司财报,您会选择相信还是质疑,如何质疑?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中植系的财富公司已经开始退赃退佣。 去年8月中融信托被曝停止兑付,11月中植系公告资不抵债、债务规模超4000亿,接着高管等核心人员全被带走。 前几天,很多中植系员工已接到退缴短信,400多万的、200多万的,越是”优秀员工“退缴的越多,尤其是在中植干过定融的。 中植四大财富公司有的高管年薪近亿,这要是退缴,估计秒秒钟几个小目标完成。 另外网传小作文,在销售层面,中植系四大的恒天财富上海某部总经理,最大的单一客户59亿、单笔1亿+的多不胜数,定融年度60亿、连续N年霸榜恒天财富销冠,号称”恒天战神“。 现在退赃退佣,这位中植财神恐怕至少几个小目标。至于那些投资者,损失本金几乎是必然,而且额度不会小。 看着这一幕幕,有时候不得不感叹,没钱有没钱的好处,有钱有有钱的痛苦。 没钱的时候人最大的烦恼就是怎么赚钱;有钱了,最大的烦恼是这些钱该怎么保值增值,然后就会碰上比没钱时候多得多的坑和镰刀。作者 | 燕大
接下来就看会不会有进一步的深挖或者判罚,以及被埋进去的机构投资者、牛散和散户们会不会通过集体诉讼来实现索赔。 回过头来看,以前造假最多路子最野的是私营企业,上市国企财务造假是极少的,被查到的更少。 这也侧面说明,严监管在不断深入,国企也不会成为例外。同时也是个信号,不论层级多高规模多大,对民营与国企趋于一视同仁。 另外,国九条针对资本市场改革,长期看必然是有利投资者,但短期内风险也会增大。 就好比刮骨疗伤,必然伴随剧烈阵痛一样!作者 | 燕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