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世界第一……这些数不清的荣誉、成就让中国迅速跻身大国行列,而这都源于改革开放。
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让我们遭遇灭顶之灾,也让我们从血脉中觉醒,清楚地认识到“开放”是国家与时俱进的法宝。45年前的1978年12月,中央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打开了尘封几十年的国门,做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45年的改革开放劈波斩浪,一个13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经济体,实现了起飞、转型到跨越的“惊人一跃”,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被世人称作“中国奇迹”。
如今进入21世纪,仍有少数封闭的国家,鲜少与外界往来,表面上世界大同,沾沾自喜,实则早已与世界脱轨。同时,一个国家得以长存,势必要依靠其他国家......所以,共绘网认为不走动、不来往、不对外开放将制约各国的经济发展,而中国应优先加快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以点带面共促亚洲繁荣。对此,您认为呢?对外开放的利弊,孰轻孰重?“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尽自己的一份力、发出自己的一点声音。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现在国际上又有了一个新词,叫“Pax Sinica”,说的是随着中国的崛起,中亚和中东这些地区也能平稳下来,中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就算没有繁荣,和平是没啥问题的。 为啥说这事呢? 其实繁荣有两个前置条件: 开放; 和平。 这两样看着稀松平常,可是世界上还有20%左右的人口生活在战乱或者动荡中,还有不少国家或主动,或被动,没有链接到世界经济这个大池子里,依旧忍受着贫困和衰退。 反过来讲,如果一个国家接入到了世界市场,只要保持和平不出乱子,然后老百姓稍微上进点,政府有为一些但是不瞎胡闹,时间长了总能搞出来的点啥。 哪怕陷入衰退,哪怕经济泡沫刺破,只要保持和平保持开放,总能在几年内重新调整走出衰退。 比如最明显的是那个印尼,这个国家够烂吧,但是这些年没咋折腾,保持和平和开放,这两年发展得有声有色。你们搜一下,就能看到阿里拼多多他们几个都在争印尼市场,咱们国家的汽车出口也没少往印尼卖,说明印尼确实有了一些实力。 还有印度,够烂了吧,但是不出意外三四年后就要超过德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三,这个现在几乎没啥悬念了。 你只要保持开放,不打仗,跟别人不断做买卖,老百姓的脑子就会转起来。毕竟再怎么蠢,看别人赚钱多了总会有点想法,然后开始引入别人的商业模式,还有配套知识体系,慢慢整个环境就变好了。 为啥要说这事呢? 面对当下的很多问题,咱们的底线在哪? 从长期看,就是和平和开放,只要保持这两样,再差也差不到哪,就算有问题,市场和民间也会自发修复。因为人群里总有人想赚钱,也总有人能赚到钱,只要提供平稳的环境,在这些人的不断努力下,总能找到出路。尤其我们这么大的市场,人口变少之后,一年依旧出生一个以色列。九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