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几千年前,人类已经开始对自然进行探索,随着科学方法的不断发展,自然科学研究逐渐走上了一条全新的轨迹,为人类的前进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自然科学不断发展变化时,人文相对固定变化较小,健全全球共同价值观便至关重要。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充分体现中国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人类前途命运进行的深邃思考,不仅指明了中国与世界的相处之道,也为应对人类社会共同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动力。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冷战思维阴魂不散,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在这个时代,大家震惊于科学的成就,普遍高唱科学文明,但大多数人都被科学文明冲昏了头,忘记科学的发展只是整个文化的一部分而已。况且人们又迷失了科学的方向,只把自然科学的发展当作文化全部的需要,忘记精神科学,于是愈来愈空虚,几乎快要成为思想白痴的时代了。尤其科学的分类虽多,到目前为止,却没有一个综合科学的创立,更不能与精神文明的哲学会师,这是一种非常盲目的危机。——《新旧教育的变与惑》
人类只有语言!我们在彼此交谈中不断地建立、批判和重建我们共同的世界图像和我们共同的价值。这也是阿伦特对政治的重新诠释和定义。也因此,对人类以往创造的各种哲学思想、概念,我们都可以加以重新利用。这是实用主义哲学。例如,巴迪欧认为,柏拉图的理念,对现实仍有指导意义,人类可以继续追求数学一样的完美。
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根本路径,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价值追求,携手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行而不辍,步履坚定。
在百年未有之变局的今天,在国际形势极为严峻的当下,在经济需要提振的关键时刻,在这个特别的时间节骨眼上,胡南提出解放思想,无论如何都是勇气和胆识,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中国精神的内生逻辑。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曾说道,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这种传统并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而是生命洋溢的,有如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它就膨胀得愈大”[6]8。然而,精神的这股洪流所行进的路线并非那样整齐笔直,而是沿着辩证的路线向前演进。任何民族精神的生成和进化首先必须遵循普遍规律,中国精神也不例外。一般来说,精神以文化为载体,“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7]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以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是我们观察和分析文化范畴中的精神现象的前提和基础,离开这一前提和基础,精神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经济对于精神的决定作用不是机械的对应关系,而是通过政治这个中介发生作用。政治清明,环境宽松,社会开放,思想理论就会繁荣,精神就会活跃;反之,政治暗昧,环境严苛,社会禁锢,思想理论就会衰颓,精神就会枯萎。中国精神的历史命运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可见,经济作为基础是精神发展的最终根源,政治作为中介则是精神发展的直接决定力量。左亚文,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
共8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