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人脑的算力和思维比不过GPT + AI,故面对现实,抓紧研制脑机智能体机器人为人类服务?

发布日期:2024-03-16    浏览次数:4301

  

       随着互联网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人类已然迈入智能时代,从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到AI技术、GPT,每一次革新都昭示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当人类庆幸自己的伟大智慧时,是否深思会被取代?

       虽然有人认为人脑和CHATGPT的信息处理方式有很大的差别,人脑具有很强的推理能力、决策能力、存储能力等,而CHATGPT仅仅是根据训练数据中的知识回答问题,在实际应用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可是,一个人的经历和生命有限,人脑的算力和思维比不过GPT + AI也是不争的事实。共绘网认为,现实纵然残酷,但识时务者为俊杰,面对残酷的现实,还是抓紧研制脑机智能体机器人为人类服务才是正道。


         脑机智能体机器人和普通智能机器人一样,又高于普通智能机器人,具有感觉,识别,推理和判断能力,已经具备真人脑的所有功能,可以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自行修改程序,而且让机器人自己通过学习和推算,总结经验来获得修改程序的原则。所以,让科技赋予智能机器人以鲜活的生命,智能机器人反过来也可以辅佐人类工作、生活,可谓两全其美。您了解脑机智能机器人吗?您觉得未来有哪些设想可以实现呢?“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尽自己的一份力、发出自己的一点声音。

相关热词搜索:人脑 算力 思维 脑机 智能体机器人
赞同(39)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柏玲2024-06-19

我们最为缺乏的是清醒,热爱,坚韧,功克。 装备是装备 [强]机器人是机器人 [强]人冲的就是人 [强][爱心][爱心][爱心][爱心]

(0)

老鼠爱大米2024-06-11

应该说个体的脑容量是有限的,但人类的总体是无限的,人类文明就是千百年来人类长期不断迭代积累而成的,是全体人类集体的智慧结晶,我们发展人工智能其实是为了拓展我们学习和认知的能力局限,解放低等的脑力行为,使我们能专心于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但还有个关键的就是意识问题,我们现在还搞不清楚机制,如果人工智能无意中产生了意识,那真的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情,这是一面双刃剑,确实令人深思!

(0)

揽星辰2024-05-20

AI技术应该用以解决人类算力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来与人类大脑争夺控制权,取代人类来提供情绪价值,情感价值,让机器就是机器,人类就是人类,有边界才有秩序有安全,文明才可健康发展,才不至于消亡。

(0)

锦棠2024-04-30

差距越来越大了呀[捂脸] 令人绝望,这清场式领先, 遥遥领先。英伟达GB200芯片。

(0)

听浪声2024-04-26

帅哥说的太好[强][强][强][强][强][强] 有道理

(0)

妮妮hi雨2024-04-23

我们处在时代变革的滚滚洪流中, 技术兴替的规律是很有趣的一个话题,这个视角的战略思考和传统商业战略思考有很大的不同。英特尔、AMD、英伟达的三国杀很有借鉴意义。 现在,显卡不再是显卡,而是作为系统整体售卖,毕竟只有通过英伟达自家的组件才能达到最佳效率。「现在我们卖的 GPU 是 7000 个组件,3000 磅重。」

(0)

孙史山2024-04-19

讲的好!堪称大师! [强][强][强]

(0)

千山外2024-04-16

佩服这长远的眼光。 如果工业革命相当于猴子开始直立行走,那现在就相当于开始学会使用工具和语言了……[让我看看]

(0)

甜蜜苦瓜2024-04-15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在新质生产力提出的背景下,高校出科技资源,政府出政策,企业更有动力也有更加清晰明确的创新发展路径。产学研合作是系统实施“科技引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区域战略科技力量支撑、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的重要载体,是加快培养和引进创新型人才,打通技术从创新、育成、孵化和产业化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一方面,汇聚更多的创新资源,提高区域整体的创新能力,企业、高校和研究院之间的合作促进知识、技术和人才的流动和共享,形成更加开放、协同和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另一方面,政府要打造服务型政府和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政产学研融合创新,打通政府、企业与高校的组织边界,通过分工协作、互动融合,以科技引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广州市海珠区依托区委、区政府支持,政产学研融合创新成果颇丰,充分展现了资源互通和协同合作的初步成效。“十三五”以来,位于海珠区新港街道的中山大学科技园孵化绩效优异,共培育高新技术企业9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81家,培育“独角兽”、未来“独角兽”创新企业4家,专精特新企业15家,培育挂牌上市企业10家。(作者龙朝晖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教授)

(0)

一枝独秀2024-04-11

一篇能透过事情看本质的好文,没有再附和吹捧所谓的遥遥领先!

(0)
1 2 3 28条信息
1 2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