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科学发明的奖项,诺贝尔奖自然是首当其冲。1895年11月27日,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在他逝世前一年写成的最后一份遗嘱于巴黎的瑞典挪威俱乐部签订。根据最后遗嘱所述,他的遗产将用于建立一系列奖项,表彰在物理学、化学、和平、生理学或医学以及文学上“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士。
能够获得诺贝尔奖就相当于在所研究的领域获得非常杰出的贡献,也是人们心中的佼佼者。但每年到了诺贝尔奖评选出炉的时候,往往是我国的教育界最难过的时候。因为即时我们有如此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有世界上最庞大的高等教育院校,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却总是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严格意义上来讲,从诺贝尔奖设立至今,从中国本土产生的自然科学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只有一名,那就是屠呦呦。除此之外,其他的要么是非自然科学奖的,要么是加入了外国国籍的。就算是加在一起也不足十个。而截至2023年,诺贝尔奖共授予了965位个人和27个团体……言归正传,您觉得为什么诺贝尔奖从中国擦肩而过呢?难道是“问问题”和质疑、解决问题的人太少吗?对此,“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尽自己的一份力、发出自己的一点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