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女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说过这样一句话,“ 教育的目标就是让人能辨别谁在胡说八道 ”。教育是永恒而又不休的话题,您是怎么看待这句话的 ?
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再到大学,甚至更高学府,我们一个人至少要与教育打交道长达二十年,可以说,教育占据了我们人生的最重要、最青春的时光。在这场漫长的教育之路上,我们需要完成从依赖到独立,从懵懂到自主的蜕变,我们需要具备明辨是非、针砭时弊、清醒自省的能力。在这个热闹嘈杂的社会里,海量信息向我们涌来,可是我们真的能够大海捞针,找到正确的、正能量的信息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清华、北大、人大等多少国内顶尖大学甚至国外的一流大学是莘莘学子的期盼,可是清华大学朱令铊中毒案仍然历历在目,还有许多靠上位获高学历、论文造假、嫌贫爱富的现象发生……请问世界各国的大学生们,当你们拿到文凭后,你们的是非观和世界观的水平怎么样呢 ?辨别力与“含金量”合格吗 ?能辨别谁在胡说八道吗 ?
当代中国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新世纪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21世纪的主人,该好好反省自己了,老师的教诲去哪里了,所受的教育都白废了吗?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生命赋予了我们光阴,你又怎么忍心任凭那易逝的韶华于平庸中挥霍?生命赋予了我们理想,你又怎么忍心任凭那颗年轻气盛的心于消沉中陨落?生命赋予了我们力量,你又怎么忍心任凭那一腔热血的斗志于怯懦中消磨?那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希望大家积极发声、呐喊!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想起最近教育圈流传的一个新词:“烂尾娃”。 第一种“烂尾娃”是说孩子上了十几年学,参加各种竞赛考试,对社会一无所知,结果一事无成,即使考上不错的大学,要么毕业即失业回家啃老,要么碌碌无为人生从此烂尾。 第二种是中产家庭一开始花了几十上百万经费,鸡娃操作猛如虎,家道中落后,爹妈迫于现实只能放弃,孩子也就废了。 人生的起跑线固然重要,但是加速度同样重要。 如果说以名校和学历为本的所有鸡娃手段是起跑线,那么学习力和良好品格便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加速度。 学历或许能给孩子更高的平台,但学习力能够支撑孩子走得更远。 尤其是在智能化时代下,创造力、举一反三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坚毅、善良、合作、同理心、逆商等品格都是孩子终生受益的宝贵财富。 要知道,学历也会褪色,没有一本证书能保证孩子从此以后平步青云,高枕无忧。 时代在发展,终身学习能力才是孩子未来脱颖而出的关键。作者木槿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