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许听过关于经济独立的论述,那你是否明白精神也要独立的道理?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理性批判:“没有独立的精神。”
1929年,陈寅恪先生便早已明白精神独立的真谛: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如石破天惊般划亮智慧的夜空,这正是当前浮躁社会所缺乏的一种精神。陈寅恪先生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独立之精神,拒绝去台湾的邀请,以孤独之躯饱尝艰辛苦难,坚持不懈研究学问。反观当今社会,生活富足,精神世界如同一片贫瘠的沙漠,人云亦云是人之常态,不肯让身心停留让大脑认真思考片刻。加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造就了如今的快餐生活方式,人们内心失去了一份宁静,更青睐于短视频、短消息等的方式了解周遭世界。当然,做学问就更是如此,抄袭他人便是信手拈来,又有几人真的沉下心,全神贯注徜徉在知识世界,倘若沉迷做学问反而被笑为异类,与这快速发展的世界格格不入......
可是,如果精神依赖一旦产生,人就会有思想惯性,不愿思考,不愿深究,和可设置程序的机器又有何区别?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独立的个体必应具备独立的精神和思想,千人一面的思想和精神状态是没有前途的。在此试问:所有地球公民你们的独立思想和精神如何呢?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人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快来《共绘网》的评论区参与讨论吧!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有无数双手推动着历史前行,而“开放”正是那只巨人之掌。对国家和社会而言,开放意味着自由的思想市场,意味着拥抱人类的文明成果,尤其是有关人的价值、尊严与权利的文明成果。对个人而言,开放既意味着敢于否定自己,不断自我迭代,也意味着能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对接人类文明史上最优质的思想资源。毕竟,人是靠思想站起来的,人的认知升级和跃迁,不是因为掌握了某种技能,而是因为偶遇好的思想,并在她的引领下进入另一番洞天。打开《共绘网》(http://www.gonghuiwang.cn/),就打开了一扇通往真知的大门。无数“共绘网人”终其一生的经验与智慧,被浓缩在字里行间。同时,我们甚至也有机会加入《共绘网》早已启程的思想者队伍,以一柄更长的尺度,去验证和评价自己的各种零星念头。感谢各位朋友2024年与《共绘网》同行,世事维艰,还好我们有《共绘网》相伴。通往未来的道路上,我们希望《共绘网》成为一个自由思想与独立精神的栖息之所!在这里,我们一起看更大的世界,了解更多的真相,触摸更多的伟大灵魂与伟大思想。
“共绘网”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 在这个混沌时代,当沉默的大多数因为某种缘由对真相已经缄默其口,只有“共绘网”(www.gonghuiwang.cn)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喊出公众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真话。也正是“共绘网”的真诚与正义,所以“共绘网”永远有光,去洞照黑暗中那些可怕的巨大的猛兽。当我们在追逐“共绘网”的时候,我想不是在追逐它这样一个网站平台,而是追寻“共绘网”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每次重读“共绘网”,都感觉内心沉睡的那一部分正在被叫醒!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