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中国人的书单里,肯定都有那么一两本类似的书:《为什么你不能成功》、《关于成功的6条忠告》、《人生的10条黄金法则》、《李嘉诚的经商之道》、《卡耐基夫人给女人的36个幸福秘诀》......即使现在出版业如此不景气,这类书籍也是首屈一指的畅销书。
这类书有一个“神奇”的共同点:它们都在教你如何避免失败,走向成功和幸福。年轻时读,觉得句句都是真理,有点儿阅历后才发现,其实句句都是正确的废话,这些统称为“励志成功学”。无独有偶,粗听正确细听废话的还有一些流行于网络上的鸡汤语录,如“不去期望,失去了不会伤心,得到了便是惊喜。”“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如此鸡汤语录在网上随便一搜比比皆是。听上去似乎能成为人们低谷期向上爬的一股力量,但生活还是得脚踏实地,少想些有的没的,放手去干些正能量、有意义、有价值的事,难道不比天天喊口号强得多?
话说回来,旧中国战乱频仍、山河破碎,历经苦难、满目疮痍,如今,中国早已旧貌换新颜,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名列世界前茅,这都得益于前辈们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得益于深耕科学领域,而非相信无聊的成功学(去功利主义)、毒鸡汤,也少些官本位(去行政化)、中国式人情世故(去糟粕)交往。相信,这必将是中国脱胎换骨面向未来,拥抱世界的契机。您觉得呢?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人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快来《共绘网》的评论区参与讨论吧!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其实,中国的一般民众未尝不想当权势者,他们和那些“想做权势者的人”有着共同的理想,绝大多数中国的普通人都会要自己的子女读书,初看起来,读书是重视文化的好传统,但仔细分析他们要子女读书的目的,却发现,在古代就是考科举,当大官,出人头地,做“人上人”;在今天就是找个好工作,具体说,或是到政府当干部,或是到外企拿高薪,其实也就是当大官,挣大钱,总之还是摆脱下层老百姓地位,做所谓“人上人”。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长都是这么教育孩子的。这就是我们的民众,与权势者们和孔夫子们有着共同思维方式的民众。正是这种民众和权势者的共同联手,才造就了孔夫子地位的。进一步说,权势者也是从大众中产生的,是共同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共同创造了大家共同认可的统治方式。近代以前中国改朝换代多少次了,但政治统治方式从来没有变过,足以说明这种思维方式的普遍与顽强。 休闲读品杂志
古希腊哲学:智性启蒙的理性征途。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师徒接力,擎起古希腊哲学的火把。以“认识你自己”促 人内省灵魂、外审生活,从对具体人事辩诘深挖至真理,不惧权威,为求智慧舍生取义,以精密逻辑、深邃思辨触摸事物本质,为科学、伦理、政治等诸多领域注入了思维范式,开启了西方哲学的先河,奠基了为求真理无畏质疑的思想境界,深刻涵养了西方后世追求形而上和穷究万物原理的学术与哲思高度。EW辉哥论教
梁漱溟大师学问八境界: 1,形成主见:对一个问题有自己的判断。 2,提出问题。心中有问题,有主见,有自己,有旁人,意见不同,用心思。 3,融汇贯通。心中有问题,求解,最初见解,大学问的萌芽。 4,知不足。学然后知不足。 5,以简驭繁。学问越大,道理越简,越无话可说。 6,学问归于己用。学问在于解决问题,运用。 7,一览众山小。旁人的得失长短都能看透。 8,通透。思路理熟,一切精辟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