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人类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从气候变化到资源分配,从科技伦理到社会公平等等,每一个议题都关乎着人类的当下与未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哲学与思想的力量显得尤为关键,它们不仅是精神的灯塔,更是行动的指南。
然而,一种声音悄然兴起,质疑那些不直接触及社会重大和全局性问题,以及不提供具体解决方案的哲学家(思想家)的价值,甚至将其冠以“大忽悠”之名。与其阴阳怪气、虚无缥缈、不切实际谈论空洞的形而上学,不如解决世界乃至宇宙的实际问题。实质上,自古以来许多著名的哲学家都有此类通病,对现实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观点看似激进,实则触及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哲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应该如何把握?诚然,社会上不乏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不着边际),逃避问题的专家教授学者,面对世界乃至宇宙的实际问题,空洞的形而上学讨论似乎显得苍白无力。说不好听,其是在大肆收割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即愚昧无知民众的智商税。而人们渴望的是能够直接指导行动、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进步的智慧。
但值得注意的是,哲学的魅力与力量,往往不在于它能否立即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或技术,而在于它能否激发人们对根本问题的思考,拓宽认知的边界,为解决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历史上,许多伟大的哲学家并未直接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但他们通过深刻的洞察和批判,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比如,康德对道德法则的探讨,虽然未直接解决某个社会问题,却为现代伦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石。
正所谓 “ 大道至简 ”,真正的哲学家应该是不仅解释世界,更在于改变世界。因此,评判一个哲学家( 思想家 )是否为 “ 大忽悠 ”( 无病呻吟 ),不应仅看其是否直接提出了解决方案,更应看重其是否提出了具有启发性、前瞻性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对社会进步的潜在贡献......而您对这些质疑声是何想法呢 ?请在此说一说吧!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人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徐志摩曾经说过:“中国人躺在儒家挖的大坑里几千年爬不上来,读书根本就不是为学习知识,掌握真理和探索宇宙奥妙。读的好点的,参加科举,当个官,做做人上人;读的差的,混口饭吃仅此而已!人与人之间始终学不会平等的相处。所以,至今仍然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 当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儒家思想尽管伟大,也不能脱离时代。因此,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否定儒家思想,而是应该以批判性的、包容性的态度看待它,既肯定其优点和价值,也应该认识到其不足之处,不断吸取其精华,以推动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发展。
总有一天,我们的后代们会不容置疑的感悟到: 凝聚着先辈们集体智慧结晶的全球共同价值观思想,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是引领人类构建大众政治文明的灯塔,而只有当中国在这一思想牵引下博发出民族强大凝聚与向心力时,才是我中华巨龙的真正腾飞之时。而这一思想的精髓就是“永远站在大多数人民一边!”。我们相信会的,总有哪么一天,我们将代代传颂这个名字 : 共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