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清王朝腐败→民国时期西化→新中国初期阵痛→改革开放取得成效→全球一体化融合,中国在不断摸索前进……

发布日期:2024-12-07    浏览次数:1496

  

        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其近代以来的发展轨迹充满了曲折与探索。从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到鸦片战争的惨痛败北,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受了前所未有的耻辱与苦难。民国时期,中国尝试西化,引进西方政治制度与文化,但社会的动荡与列强的侵略使得这一进程步履维艰。

  

        新民主主义革命虽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却也经历了不少波折,直至新中国的成立,才宣告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初期,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环境,中国经历了阵痛与挫折,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畏艰难,逐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后,改革开放的春风,让中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中国积极融入全球一体化进程,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总而言之,中国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与挑战。从清王朝的腐败到鸦片战争的败北,再到民国时期的西化尝试,新民主主义的波折探索,新中国初期的阵痛,直至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中国在不断摸索与试错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也日益提升。

 

         回顾各阶段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不断摸索与试错中逐步完善的。目前中国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您说是不是呢?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人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快来《共绘网》的评论区参与讨论吧!

相关热词搜索:清王朝 民国时期 新中国初期 改革开放 全球一体化
赞同(28)  |  中立(0)  |  反对(0)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袁松强2025-02-08

西化派认为,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靠 “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药方,妄图把改革引向全盘西化的道路。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

何炳奉2025-01-29

祝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永远繁荣强大和谐。我们中华儿女永远跟着祖国的方向努力前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世界永远和谐稳定。我们有知识的人发挥自己的才华。社会作出贡献。给祖国带来光荣。给每一个家庭带来和睦幸福。我们没有知识的人也有一双勤劳的双手。团结友爱的心态。也是光

(0)

龙年龘龘2025-01-26

“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市场放开和反映供求关系变化的价格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商品供应日趋充裕,曾经猖獗一时的“官倒”等商品寻租行为就自然而然地烟消云散了;1994年双重汇率向单一的市场汇率并轨又堵塞了利用进口许可证取得低价外汇的寻租途径;国有企业承包制度向现代公司制度转型过程中,“内部控制人失控”、假公济私、损公肥私空间得到有效压缩;随着证券监管从实质性审查向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转变、“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落到实处,信贷市场和土地寻租腐败蔓延应声趋缓;行政许可领域“清单制”束缚了利用权力“设租”“造租”的手脚;大数据信息核查发现并打击了一批伪装成正常市场行为的低值高估、低价高卖,以及夫妻联手、父子上阵、兄弟结伴的代理人隐形腐败、新型腐败。 总之,要从根源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制度土壤,必须进一步改革。目前的改革不应局限于经济改革,也不能单纯强调修养和教化的作用(原因参见《领导干部四重压力》),而应当通过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民主化、法治化的治理体制改革,建立起包容性的经济体制和服务型的政治体制。法言巽语

(2)

加菲猫2025-01-26

刁民(百姓)和商人不腐败?只有有权的人腐败?中国5000年,始终伴随腐败。人类不灭,腐败不除,国家反腐永远在路上。小编你知道人怎么才能不腐败吗?

(0)

吴家坤2025-01-06

“中国梦”火了!点燃全球正能量,你感受到了吗? 在浩瀚的历史星空中,中华民族以千年积淀的智慧与不屈不挠的精神,点亮了一颗颗璀璨的星辰。而今,一颗最为耀眼的新星——“中国梦”,正引领着我们踏上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这不仅是国家的宏伟蓝图,更是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梦想与渴望,它如同一座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汇聚着亿万人民的希望与力量。“中国梦”,一个蕴含无限可能的词汇,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紧紧相连。在这个梦想的照耀下,不正之风无处遁形,正能量如潮水般涌动,滋养着每一寸土地,每一颗心灵。我们共同追求着和平、幸福与繁荣,携手并进,在追梦的路上,每一步都凝聚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让每一个个体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共同为实现这一伟大梦想而努力。在这个舞台上,我们每个人的梦想都被尊重,每个人的努力都被看见。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可能,共同享有与时代共成长的荣耀。这股力量,汇聚成推动国家前进的滚滚洪流,无坚不摧,无远弗届。学习知识网

(1)

玉兰花2025-01-0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此时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国际上,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重新出现;在国内,各派军阀混战加剧。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可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为此,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926年7月初,国民政府誓师北伐。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社会各革命阶级被组织和动员起来,中国形成了历史上空前广大的群众革命运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受到严重打击。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虽然由于国民党的叛变、反革命势力的强大和资产阶级的动摇,大革命运动最终失败,但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吓倒。1927年,中国共产党先后召开了“八七”会议,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创建红军,开辟农村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建立中华苏维埃政权,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与此同时,从1928年10月到1930年1月,在领导红军作战和根据地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先后写成《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在理论上给了中国革命方向更加具体、完满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根据。此后,土地革命的思想、根据地建设的思想、党的建设和人民军队建设的思想等,在毛泽东的论述中也逐步深入展开。毛泽东思想就是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931年9月18日深夜,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这就是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迅速兴起。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对于日本侵略东北的行动,国民党政府一再妥协退让。蒋介石在1931年7月间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促使日本帝国主义更加无所顾忌地用武力大规模进攻中国。 1936年12月,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开启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可能,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这场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史新征程”。在这场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1945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接近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党的七大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空前团结。这次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将其写入党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较量。为了争取国内和平,1945年8月底,毛泽东亲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并签订了《双十协定》。但是,在谈判期间,国民党派军队向解放区发起进攻,被解放区军民打退,国共双方代表签订停战协定。1946年,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读书会

(0)

罗晓丽2024-12-31

张奚若演讲《中国的出路》(1944): 若要知道中国将来的出路,可先看看西洋各国从前的出路如何。西洋社会在十八世纪以前与中国社会原无甚大差别,它脱离中古社会的两大推动力,我们知道是思想解放和工业革命。思想解放的结果是人人变成他自己的生命的主宰,不做他人的奴隶或工具。他的尊严、价值、人格,随之增高。……工业革命的结果是财富增加,生活改善,智识普遍……西洋如此,中国怎样?我觉得除过走这两条大道外,别无他法。中国的“五四”运动颇似西洋的文艺复兴,可惜为时太短,成就不大。今日舍旧调重弹,继续这个运动的大无畏精神,用理智打倒一切偶像,增加个人活力外,别无救己救国之道。至于工业化问题,那更是刻不容缓。这点若做不到,其他都是空的。大家没有饭吃,大部分人不识字,永远停留在农业社会的阶级上,那就只能外面过殖民地生活,内面受军阀压制,没有出路,只有死路。……中国人口多,而供生养的生产力又极有限,所以非提高一般人民生活程度而奢谈道德,那是缘木求鱼。中国古语说:衣食足而后知荣辱,其中实含至理。(张奚若1944.12.27,1952年任第2任教育部部长)

(0)

清明慕雨2024-12-26

伟大,深刻,远見,現实!勿忘历史吾辈自强

(0)

国箐2024-12-19

建立新中国。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经历了百年的屈辱与奋斗,中华民族终于挺直腰杆站起来了。 新中国的建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新纪元。 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适时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及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起开始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拉开了工业化、现代化的序幕。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对如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初步探索。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这次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经过新中国成立后20多年的艰苦奋斗,党团结带领人民艰苦创业,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石油工业的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交通运输业有了长足发展、国防尖端科技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 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举国上下艰苦奋斗得来的。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人民出版社读书会

(0)

郭景耀2024-12-19

改革开放进行时。 历史反复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开放和改革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要把开放和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 1979年4月,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向中央领导提出建议,允许在毗邻港澳的深圳等地开办出口加工区。邓小平高度赞同,并建议这些新开辟区域叫“特区”。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和利用外资,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此后,经济特区加快发展。1984年,为了推动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等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2月,又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门泉州漳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建立海南省,并将全海南岛辟为经济特区。从此,一个由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再到内地的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建立起来,中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全面进步。 纵观中国发展历程,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靠的是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成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靠的也是改革开放。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仍然要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使中华民族迈出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重要一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正如邓小平指出:“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所以,改革不只是看三年五年,而是要看二十年,要看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实践告诉我们,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把改革进行到底。人民出版社读书会

(0)
1 2 16条信息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