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化进程在世界范围内的深入普及,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形成相互依存的发展整体,在无形中,我们不断发明联系,创造连接,跨越时空和距离的阻碍,拥抱以往看不到的世界万物。这个世界充满着善良、和谐、关怀,需要人类发明联系,创造链接,而非发明武器、创造壁垒?您怎么看?
我们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围墙[Wall] ,心理的围墙,身体的围墙,精神的围墙,物质的围墙。其实围墙这个事情很难说得清楚,可以说围墙是无处不在,也可以说围墙是不存在。你把它看成是围墙,那它就是围墙。墙外的人羡慕墙内的人,墙内的人羡慕墙外的人,实际上真正的快乐既不在墙内也不再墙外而是墙本身。你若突破自己内心的围墙,就万事则通了。所以您觉得我们应该如何破墙呢?
在很多情况下,事实的优势如果不能转化成舆论优势,仍然不能赢得人心。因为谁真正掌握了话语权,就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引导社会心理,引导思想理论潮流。在当代社会思潮中,话语权指影响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那么,既然中华民族(Chinese nation)创造了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汉字(Chinese Characters),那么是否也应该创造相对应的话语权,提高影响力呢?
语言与文字是人们交流思想、互相交际、传播文化和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但要想实现未来和谐和发展的长远目标,语言和文字必然是首要解决的大事,当有一天地球村民都说着同一种语言,书写着同一种文字,那么世界大同还会远吗?世界上任何国家的语言与文字都是不断演化、明暸的,您认为最终能统一吗?
伴随着全球化脚步的加快和全球意识的蔓延,世界各国各地的联系越发密切,无论是经济贸易上的合作、政治外交的频繁,还有文体方面也在不断合作进展。除此之外,作为新时代最发达的传播工具,互联网激发了人们交往的热情,世界各国的国民关系得以推动。如何拉近世界各国的国民感情,您还有什么妙招?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普及,已经渗透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但公平、正义、共赢的内涵却没有随着英语的普及而被广泛传开,世界各国之间还存在着许多勾心斗角,针锋相对的局面。因此,《共绘网》觉得,若要世界大同,公平、正义、共赢的内涵还有待在大多数国家中升级挖掘。请您一吐为快,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贡献。
国际经济援助是指有关国家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赠与和提供的优惠贷款。回想过去,中国对朝鲜和越南等国家援助不少,可随着时间的流逝,两国人民的友谊反而不深,人员交往不密切,人文交流效果不佳,民间交往还有许多地方亟待加强和改善……因此,《共绘网》认为经济援助与人文交流应同步,您同意吗?
只有以文化传播文化,以文化丰腴文化,以文化创造文化的文化“大融合”,才能使全世界人民更加团结、一体、富有而幸福。古以方寸之心,纳海之百川,世界各国应以更开放的胸怀去迎接文化的“大融合”时代。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文化融合呢?《共绘网》认为:“东方人爱喝茶+西方人喜饮酒+美国人放下枪=文化大融合”。对此,您有何高见呢?
值得注意的是,语言暴力正成为社交网络的一个新问题,很多公众人物乃至普通人都在不断遭受该种暴力,如何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构建可持续文化管理制度成为每个人关注的课题。《共绘网》愿与大家共同携手倡导一个文明安全的社交网络环境!社交网络爆炸与表达多样性:如何构建可持续文化管理制度呢?希望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伴随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地球俨然成为一个整体,国与国之间的国界变得不再那么刻意、明显,在医疗、教育和文化等领域,无国界教师、无国界医生也不再新鲜,有成为常态的趋势。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心相近,为了进一步密切人文领域的交流合作,东西方国家应该举办更多的文学、思想论坛和文化产业论坛等等,只有各国民间往来热热闹闹,人文领域才能红红火火。您认为呢?希望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中华文明发展的长河中的多层次多动力因素中,思想理论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那么如何才能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内涵,像天女散花般传播出去,让四方受益呢?希望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民众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中国和世界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人类文化内容指群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工具、附属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等。《共绘网》认为既然文化交流能促进各国经济的繁荣以及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为何不建立一个永不落幕的世界各国共同的文化节呢?对此,您有何看法?
每个人的人生观在不同时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外因是日益疯狂的世界,导致很多人的直觉和感受发生变化,产生人生观错位等,也许这是人类世界发展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共绘网》认为,正确的人生观让祈求上帝保佑没有市场。正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我们期待大家的参与,献出您的智慧。
宗教信仰为人生提供慰藉。作为一种哲学范畴,宗教信仰具有追求为生活寻找支撑和意义的显著特征。可进入新世纪,宗教作为当今世界一大热点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宗教的特殊复杂性,也就越来越突出。所以您觉得各国宗教信仰能透明,简化吗?
最强有力量的东西是什么?是金钱财富,还是爵位权力?是钢枪利炮,还是战舰铁甲?是战机导弹,还是飞船动能?这些统统不是。永远强大的,战无不胜的,是追求进步的思想。若要用思想来改变当前局面,那么您觉得如何用《共绘网》的“思想武器”(建设理论)来指引全球化实践呢?说白了就是如何将“共绘网”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醒世恒言)转化为各方共识,形成一致行动。
世界文明的建立最早从四大文明古国开始, 细数这四大文明古国和其他一些曾经有影响的古文明,现在只有中华文明连绵不绝,我们靠的并不是所谓的军事、工业等硬件,而是团结一致的民族凝聚力、统一并进的思想力。历史证明,世界文明的建立,靠的不是硬件而是思想力。您认为呢?
人性是人类讨论的永恒的话题,在中西方,人们对人性的论述大有不同。世界上存在普遍真理的人性观吗?请您发表真知灼见。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世界上的宗教信仰也应该有所改变和发展,融入现代文明元素才有利于宗教绵延流传,一味的守旧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您是否赞同此观点呢?请您建言献策。
伴随着互联网的如火如荼和交通工具的日益发达,世界变得不再那么遥远,不再那么庞大,仿佛变得没有国界一样,那么人类的思想能否冲破束缚,实现共同价值观的统一呢?您有何妙招?请献出您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