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已开始形成,并逐步获得国际共识。既然如此,那很多国家还在扩充军备,这是否与人类所追求的世界和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违背呢?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首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此纪念日的意义在于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而《共绘网》倡议将每年8月15日定为“战争反省日”,并提请联合国审议。对此,您怎么看?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俄作为二战亚洲和欧洲两个主战场,今年共同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其中备受瞩目的便是中俄这次以二战胜利阅兵。那么联合国“维和部队”是否能将中俄二战胜利阅兵作为其未来阅兵范式呢?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各国领导人在联合国总部共同探讨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协商促进国际民主和正义,就如何应对当前全球性挑战发出议会的声音。因此《共绘网》提议,用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来统一捍卫世界和平,为地球村民创建一个更美好的生活环境。您赞同吗?
在如今国际局势动荡的大背景下,经济全球化趋势受阻,既然世界各国可以签订“关贸总协定”是不是同样可以签署“销毁武器条约”呢?各国是否有可能削减军事销毁武器呢?
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开始,标志着二次大战的正式开始。在二战期间,西亚国家,一些被英法等国托管了,成了半殖民地国家,比如印度和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国家作为大后方,为前线源源不断地输送粮食、衣物、汽车、飞机、航空发动机、坦克等各类物资,同时,东南亚国家还发动群众积极为前线捐款。
经自两次世界大战后,经过各国多方面的努力,国际社会呈现出和平发展的良好态势直至今日。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仍然受到来自多方面因素的威胁,这些因素主要包括;霸权主义,恐怖主义,领土争端,种族冲突等。如此一来,为何不将全球安全问题统一交由联合国维和部队来维护呢?
从欧洲到亚洲、非洲、大洋洲,从大西洋到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在天空、在陆地、在海上,到处是熊熊的战火、隆隆的炮声、滚滚的硝烟……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世界需要二战“胜利日”,同样也需要终结“武器日”?
“为了今日日本的和平与繁荣,他们赌上自己灵魂,奠定了祖国的基础”——这番话来自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他赞扬的对象是包括14名甲级战犯在内的1180名日本二战军人。那么您觉得发动侵略战争的战犯值得悼念吗?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群潮气蓬勃的解放军官兵,历尽千辛万苦与殊死搏斗,一手拿抢,一手拿镐,毅然担当起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神圣重任,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这片热土,历史中逐步积淀形成了一种伟大的军垦文化。中国军垦的成功经验能在世界推广吗?
当今世界虽仍有不少矛盾冲突,但和平、发展、合作是世界潮流,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是主导性趋势。因此,才有了“命运共同体”,它是新时期国际关系发展大势所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同一命运共同体,各国国防建设重要吗?
公海是对所有国家开放,不论其为沿海国或内陆国,都有在公海上从事国际法所不禁止的活动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并不意味着公海处于无法律状态,也并非不用任何代价就可以从中获取利益。共绘网建议,向公海行驶的各国军舰征税?
有人说,战争是财富的根源,是发展的重要途径。拿二战来说,德国和日本被打得稀烂,还有战胜国也被打富了,科技发展了,经济繁荣了,这是真理还是谬误?难道只有发动战争才能发展吗?
在国际形势紧张的背景下,各国为了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是否能从维护世界和平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签订一份《削减军事(行动)——自主贡献》的协议呢?
要创建一个有利的发展环境,便于监测制裁和武器禁运等情况,建设和平和促进持久发展,阿拉伯国家是否应加强武器监管,对此您怎么看?
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但从二战结束直到今天,世界上发生了许多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可否采取“边谈判边销毁”的方式将武器送入博物馆呢?
人们在开发利用海洋的过程中,没有考虑海洋环境的承受能力,低估了自然界的反作用,使海洋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每年耗费巨资的各国海军舰艇在各处游弋,如果能干实事,将其用在海洋保护,为海底打捞事务?会不会更好呢?
尽管大部分国家都非常盼望稳定与和平,但是新形势下的全球动荡正日益明显地向我们走来,例如经济危机、政权更迭、地区冲突、全球战争、恐怖事件等不稳定气息向我们袭来,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050年全世界能统一销毁武器吗?
虽然国际人道法早已明文规定,禁止或限制某些武器的使用,例如生物武器、化学武器、激光致盲武器、燃烧武器等,但事实上,战场上的武器常常擦枪走火,造成严重的人财物的破坏。各国军队应提供公共安全产品?
如果世界各大洲都能派驻联合国维和部队,并形成网状结构进行紧密的联系,及时解决冲突问题,是否能更好地做好世界维和工作?对此您有什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