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十年,亚洲经济增长比世界其他多数地区快,特别是随着中国出现经济“奇迹”,全球政治经济版图结构出现有利于新兴国家的变化。
根据IMF,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当今世界四大经济体是中国、美国、印度和日本,其中三个在亚洲。拉动经济增长的是人口。到2025年,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将居住在亚洲,美国和欧洲分别只占5%、7%。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2012年预测,到2030年,亚洲GDP、人口、军事开支、科技投入等方面的“全球实力”将超过美国与欧洲的总和。亚洲的增长缩小了东西方贫富差距,推动全球治理从“西方治理”向“东西方共同治理”转变。
就亚洲而言,区内贸易长期以来已经达到占对外贸易总额50%的基准线。区域经济一体化获得推动,而政治稳定和亚洲团结是关键。
但近年的地缘政治发展令人感到棘手。尤其美国,作为最有影响力的域外势力,美国进入全球战略收缩周期以后通过“亚太再平衡”“重返亚洲”,导致包括南海岛礁之争在内的地缘政治争端加剧,使亚洲特别是东亚出现“碎片化”。 “经济增长依赖中国而安全依赖美国”这一奇特地区现象不断延续。同时,在美国大力支持下,其日本、菲律宾等盟国胆敢直接挑战中国在南海和东海的核心利益,制造地区紧张,破坏区域经济一体化。
人们能想到的第一个亚洲分裂事例,显然是南海争端的国际化、政治化。菲律宾搞出来的政治闹剧也许已经结束,但“后遗症”仍在,局势仍高度紧张。没有迹象显示美国在南海的直接介入和武力威胁有所减少。
面对这一棘手问题只有两个选择:
第一,美国坚持它的“离岸平衡”政策并加紧挑衅,而菲律宾、越南和其他国家不断突破底线。
第二,根据中国提出的“双轨思路”重回政治谈判。从目前形势看,第二个选择很难获得动力。
另一个事例是地区战略平衡被破坏,危险的军备竞赛已经开始。这方面有两件事值得一提:首先是美国在东亚靠近中国领土的地方完成了反导系统部署,包括美韩最近决定在韩国领土部署配有先进“X波段雷达”的“萨德”,它给中国的核威慑能力造成威胁,从而打破了微妙且重要的地区战略平衡。其次是由于日美军事同盟更加紧密,日本通过军事化和摆脱《和平宪法》与《雅尔塔协议》的束缚,寻求“正常大国”地位,导致中韩等邻近国家的忧虑。
维持亚洲持续增长的团结目前正面临“碎片化”(新加坡学者郑永年称之为“亚洲的中东化”)考验和威胁。如果不加控制,亚洲的经济增长与凝聚力将受到损害,这对亚洲和世界来说无疑是坏消息。
如果不加控制,亚洲的经济增长与凝聚力将受到损害,这对亚洲和世界来说无疑是坏消息。
当然,亚洲积极的发展永远多过消极。只要亚洲国家从自身根本利益出发,克服种种障碍,“碎片化”终会消失。眼下,各国至少应在以下领域立即采取行动:
第一,加快地区一体化,精简各类自贸协定,展开亚太经济组织(APEC)范围内的自贸协定谈判,为促进亚洲和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创造更好的贸易投资环境。
第二,努力维护地区战略平衡,防止军备竞赛升级。美国在东亚中国周边部署的反导系统无疑削弱了地区战略平衡。明智的做法是美国及其盟国重新考虑并取消反导系统的部署,因为那最终也会损害它们的安全。必须认真尽快开展政治对话,让有关各国走出地缘政治迷局。
第三,就南海、朝核和地区反恐问题展开外交对话与谈判。如前所述,解决南海问题的最好方法肯定是当事国之间的“双轨”谈判与对话。这是解决争议、避免冲突的唯一可行方法。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尽快重启政治谈判极为重要,因为已经不起拖延。在反恐问题上,地区合作对各方都有利,它还可以增加目前极度缺乏的战略互信。
亚洲以文化多样著称,自古以来各国就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最近几十年,中国的和平与飞速发展为地区经济增长和一体化作出巨大贡献。我们必须用历史眼光看待今天发生的事情。“碎片化”是暂时的,亚洲的团结与共同发展将永远是这一地区的鲜明标志。
(作者:何亚非(He Yafei),前外交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