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不端行为,已成为近年来学界之“大患”;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也是国际科学界遵循的共同准则。学术研究,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必须强调一个“真”字。
学术研究首先要有真诚的态度。从事学术研究,不仅仅是一种职业化的存在方式,而且是一种赋有特殊意义并因而提出特殊要求的职业化的存在方式。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既是以个人的名义讲述人类文明,又是以人类的名义讲述个人对文明的理解。传承和创新人类文明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敏锐的问题意识,应当是对从事学术研究的人的特殊要求。它要求学者具有传承和创新人类文明的“抑制不住的渴望”,它要求学者具有“忙别人之所闲,闲别人之所忙”的“乐于每日学习,志在终生探索”的价值理想和人生追求。
真诚是学术研究的态度,真实是学术研究的过程。学术研究的“真实”,首先是要有真实的积累过程。具体地说,学术研究要注重三个积累:一是文献积累,得道于心;二是思想积累,发明于心;三是生活积累,活化于心。这三个积累既是不可或缺的,也是不可替代的。没有真实的文献积累,不能系统地掌握已有的研究成果,就失去了列宁所说的认识的“阶梯”和“支撑点”,就会把创造性的学术研究变成“无本之木”的重复性工作;没有真实的思想积累,不能在文献积累中发现真正的学术问题,不能形成自己的有根据的独到见解,就会把创造性的学术工作变成“钻故纸堆”的技术性工作;没有真实的生活积累,不能以真实的生活体验活化已有的文献积累和思想积累,就会把创造性的学术研究变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的表面文章。理论是思想中的现实。任何重大的理论问题都源于重大的现实问题,任何重大的现实问题都深层地蕴含重大的理论问题。以真实的生活积累活化厚重的文献积累和深沉的思想积累,又以厚重的文献积累和深沉的思想积累激发切实的生活积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才会有富于启发性和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自己有多少“文献积累”,有多少“思想积累”,有多少“生活积累”,自己是最清楚的。讲课时是理直气壮还是惴惴不安,写稿时是酣畅淋漓还是捉襟见肘,有谁比自己体会更深呢?学界强调理论创新,然而理论创新既不是一个抽象的口号,也不是一句空洞的套话,它既不能随手拈来,也不能刻意为之,而是在厚重的文献积累、深沉的思想积累和切实的生活积累的基础上,使人的思想在瞬间达到意想不到的境界,形成真切的、举重若轻的“洞见”。“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学术研究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最为真切的写照。
学术研究不仅要形成独到的见解,而且要“以理服人”,这就需要“基本理念概念化”,对自己的“思想”进行逻辑化、系统化的论证,而不能避重就轻、避难就易、轻描淡写、化险为夷,能说的就说,说不通的就不了了之。有位文学评论家说,《红楼梦》是把生活的大山推倒,又重塑了艺术化的生活的大山。学术研究也要把观念的大山推倒,再重塑理论化的思想的大山。就此而言,多写才是硬道理,论证才是真功夫。一些从事学术研究的人,之所以读不出人家的好处,之所以悟不出自家的道理,关键在于写不出自己的论著。许多书籍之所以不能称之为专著,而只能称之为编著,就在于它没有自家的道理,也没有对自家的道理作出逻辑化和系统化的论证。哲人黑格尔说,真理是“全体的自由性”与“环节的必然性”的统一。以抑制不住的渴望探寻真理,以滴水穿石的积累趋向真理,以举重若轻的洞见发现真理,以抽丝剥茧的论证阐述真理,才能切实地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
(作者:孙正聿,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来源:《中国政协》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