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我国智库良性发展,需逐步改革体制内智库的管理和运行机制,积极鼓励和支持民间智库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智库发展模式。
智库是以无形的信息为产品、以公共决策部门为主要供给对象的生产性社会组织。现代社会,智库在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及引导舆论和社会走向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据统计,目前我国有2500多家智库专业机构,专职研究人员达3.5万人,工作人员高达27万之多,以政策研究为核心、直接或间接服务政府的“智库”约有2000家,智库数量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但真正得到国际认可的智库不多,有知名度的智库更少。我国智库质量,特别是民间智库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
一是智库结构不合理,民间智库少。我国智库主要以政府主办为主,体制内官方智库占绝大部分,民间智库仅占5%左右,约120多家,大多数规模较小。从首届中国智库论坛评选的国内智库综合排名看,中国社科院等十佳智库大多属于官方机构。而目前世界影响力较大的智库,几乎都是民间智库,如著名智库布鲁金斯研究会就是民间机构。所以,我国需要在智库结构调整方面下功夫。
二是智库缺乏独立性,其资金支持以财政为主。独立性是智库的生命所在,直接影响研究成果的质量。目前,我国质量相对较高的智库大多是官方机构,政策研究不可避免会受决策层的影响,难以保证研究成果的客观性。以财政资金为主要收入的国务院研究中心等“官方智库”占智库总量的95%以上。因此,我国需要在体制改革、经费扶持上下功夫,发挥财税政策导向作用,确保智库的独立性。
三是智库发展资金支持不足,且有外资介入。国内许多智库出于生存需要,向政府、企业申请的多是短平快的研究项目,难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开展战略性、长远性问题研究。这不仅难以提高研究实力,而且会影响智库独立性。此外,由于发展资金不足,面对生存压力,有些智库接受外国资助,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智库的政策方向,对我国的政策安全产生一定威胁。
四是体制内外智库难以实现公平竞争。目前,我国官方、半官方智库,由于所掌握的资源丰富,研究实力相对民间智库来说更为雄厚,国家及企业的大型项目也大多委托给体制内的大型智库。即使部分民间智库具备研究能力,也难以和官方智库平等竞争。此外,优秀人才也往往首选体制内智库。这种局面如不及时纠正,将严重影响我国智库的良性发展。
为促进我国智库良性发展,需逐步改革体制内智库的管理和运行机制,积极鼓励和支持民间智库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智库发展模式。为此建议,大力发展民间智库。从体制上为智库行业松绑,建立解放民间智库的资源分配体制,增加平等的竞争机会。同时,引入竞争机制,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智库自身能力和研究质量,也有利于促进智库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增强智库独立性。要处理好智库与政府的关系,与政府保持适当的距离。一方面,不能远离政府,否则无法知道政府的政策需求;另一方面,不能过分接近政府,否则容易受政府决策偏好的影响。要独立自主地根据政府需求,结合实际研究成果,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大力集聚优秀人才。智库的主要职能是生产新思想,新思想的产生某种程度上受年龄约束。所以智库不仅要大力引进青年人才,也要在使用中培养人才,敢于给青年人压担子。
加强专业分工。细化智库之间的专业分工,打造特色智库,让各智库特别是民间智库根据自身专业优势确定重点研究领域,促进智库之间异质化发展,不搞同质竞争。
(作者:吴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来源:《中国政协》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