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鸦片战争后西方近现代文化的强行侵入,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深受苏联文化影响,再到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一百多年来,有一个令国人反复纠结的问题,那就是文化选择问题。如何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使其繁荣昌盛,让中华文化成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是摆在时代面前的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文化最凝炼、最内核、最本质的体现,中华文化正迎来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期。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提出,使它们互为补充、交相辉映,是对中华文化最好的诠释和定位。
“文化自信”源于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
从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文化植根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一切行为。文化存在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贯穿整个生产生活过程,无处不在。
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的价值认同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灵魂,是信仰、信念,也是信心。
国家兴旺,文化必然兴盛,我们的文化自信源于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最厚重的精神所在。诸如“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己为人,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推陈出新”的创新思想,“扶危济困,救死扶伤”的公德意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价值理念等,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增强了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还有“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载舟覆舟”“居安思危”“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忧患意识,“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和协万邦”“亲诚惠容”的外交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文化的思想渊源。
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女排精神、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精神财富,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不断再生再造、凝聚升华,为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和弘扬革命精神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华古代文化宝库琳琅满架、璀璨夺目:《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四大名著”等文化典籍和经典作品,深入人心,影响世界;被联合国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昆曲、京剧、南音等优秀传统艺术,绵延不绝,回响至今。
中国的语言文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谁掌握了它,谁就拥有了打开东方文明殿堂的钥匙。从上古“文祖”仓颉创造汉字,到秦始皇统一汉字书写方式;从清朝颁布收录47035个汉字的《康熙字典》,到新中国出版收录85568个汉字的《中华字海》;从宋代工匠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到“当代毕升”王选教授和他的团队发明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古老的汉字承载着悠久的中华文明一路潇洒走来,光彩依旧,精神焕发。
…………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步积淀形成的,已成为每个华夏儿女生命中的基因,她跨越时空界限、涵盖各族人民,是中华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根源。
应对冲击和挑战亟需实施文化强国战略
很多东西都可以丢,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绝不能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人文发展报告》中指出:“当今文化传播正在失去平衡,呈现从富国向穷国传播一边倒的趋势”“必须扶持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使之与外国文化并驾齐驱”。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存亡与复兴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存亡与复兴。
公元15世纪以前,中国一直走在世界文化、经济前列,当时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40%,世界排名第一,科技文化更是卓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早在汉代,“丝绸之路”就搭建起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但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列强不断侵略中国,对经济资源疯狂略夺,近现代西方文化也随着鸦片和坚船利炮涌入中国。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浪潮的兴起,曾出现了一股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潮。一些人说什么“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还有说“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叫嚷要取消汉字,推行拼音文字;甚至还有人提出“中华文化好比一棵腐朽的大树,要把她连根拔起”……
尽管如今听来,这些奇谈怪论不值一哂,但是,审视一下我们现今的生活领域和文化阵地,看一看又有多少已经被外来文化占领呢?青少年书包上面印的是唐老鸭、米老鼠,喝的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看的是美剧韩剧、日本动漫;许多人热衷于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万圣节、圣诞节等各种“洋”节,中国的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气氛却逐渐冷落;传统中式婚礼穿着的红妆变成了白色婚纱,过生日的长寿面换成了生日蛋糕,传统审美观被替换,传统价值观遭到颠覆。不顾国情的盲目接受,本身就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
丧失文化自信必将导致文化阵地沦陷,带来的严重后果是民族精神的倾颓、理想信念的坍塌和道德素质的沦丧、价值取向的扭曲。
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在这一世纪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将会在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上展开。我们要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精神基因,中华民族要向全人类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的道德文化发展模式。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文化虽属不同的文化体系,但开出的花朵却一样鲜艳美丽、绚丽夺目。至今已开办十多年的孔子学院,让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良好实践。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100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尊、文化自信”。 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挑战,亟需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文化软实力事关国家命运,中国虽然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和强劲的文化发展势头,但事实不容忽视,那就是中国目前还只是一个文化大国,而不是一个文化强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物质硬实力的日益强大并不相称。一个国家如果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而如果文化软实力不行,可能不打自败。
对个体而言,文化可以立世;对国家来说,文化能够兴邦。弘扬中国精神,传承中国文化,厚植中华文化沃土,提升中华文化内核,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抵御西方腐朽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渗透和侵蚀。我们要正本清源,让中华文化回归主流,唱响中华文化主旋律,让中华文化登上人类文化高峰,用“文化自信”撑起中华民族的伟大脊梁,永远做中华文化的捍卫者,实现中国文化强国战略!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和平崛起、伟大复兴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21世纪属于文化强胜的中国!
(作者:何刚,青海省政协委员,农工党青海省委专职副主委)【来源:《中国政协》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