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首页 > 名家荟萃 > 名家荟萃

繁荣文艺须“剜烂苹果”

发布日期:2017-12-29    浏览次数:882

“剜烂苹果”是鲁迅先生在《准风月谈•关于翻译(下)》中关于文艺批评态度与方法的一个生动比方。原话大意是:以前文艺批评的做法常常是把有烂疤的苹果(指文艺作品)一下子抛掉。其实倘不是穿心烂,正确而有益的做法应该是“剜烂苹果”,这样可以明白作品的好坏,减少读者的损失。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这个比方,认为“文艺批评就要褒优贬劣、激浊扬清”“不能因为彼此是朋友,低头不见抬头见,抹不开面子,就不敢批评”。寥寥数语,真是切中了文艺批评界的时弊!

“批评家的缺席”已成为当前我国文艺批评界的常态,让人惋惜,值得深思。这种“缺席”的首要表现就是文艺批评界不敢“剜烂苹果”。之所以不敢,根本原因在于正确价值观的缺失。例如,有的批评家秉持传统的中庸之道,在作家与批评家、艺术创作与文艺批评之间搞“一团和气”;有的批评家把西方犬儒主义作为文艺批评的思想基础,观点没有善恶,是非没有底线,不讲对错与美丑,无所谓高尚和下贱,甚至对世俗中的丑恶部分照单全收;有的批评家则接受当代商业主义的市场逻辑,“信奉‘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例如,《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中床戏之多、尺度之大令人咋舌,本应受到指摘,有些不负责任的评论文章却提议“不妨相信观众的眼睛”。这是典型的只看票房、销量、点击率或市场效应而患上了批评“软骨症”,缺乏的正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之上的以“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去评判和鉴赏文艺作品的批评之胆。

何为批评之胆?批评之胆就是批评家“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只有具备这个批评之胆,批评家才不会迷失方向、放弃责任,才不会对那些形式溢出内容、感官驱逐理性、搞笑胜过幽默的文艺作品进行庸俗吹捧和阿谀奉承,才能给急功近利的噱头“差评”,为精耕细作的精品“点赞”。

具体来说,批评之胆主要表现为求真之“胆”、向善之“胆”和崇美之“胆”。求真之“胆”就是坚持从文艺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和表现情感的真挚性出发,敢于批评文艺创作中的脱离实际、胡编乱造、粗制滥造、虚情假意等不良现象;向善之“胆”就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敢于批评那些思想贫瘠、精神苍白、消解崇高、扭曲价值、善恶不分的低劣之作,敢于担当铸造灵魂的重任;崇美之“胆”就是从真与善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创作要求和艺术规律出发,敢于批评那种片面追求形式至上、为形式而形式的肤浅创作思维。

显而易见,批评之胆绝非“鲁莽之胆”。批评家要想做好“剜烂苹果”的工作,首先要在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艺术素养和批评实践的积累上苦下功夫。

需要指明的是,文艺批评的“剜烂苹果”不是“骂杀”,而是诤友式的恳谈。“骂杀”与“捧杀”,“溢美”与“溢恶”,以及“恶草与佳花一同剪除”,皆非批评正途。例如,《美人鱼》中的穿帮不少,台词也有点“污”,但环境保护、动物保护的主题还是值得肯定的。再如,对那些手撕日本兵、裤裆藏炸弹的“雷人”抗日剧,不能因为其主题的正面化而纵容其情节的胡编乱造和对艺术真实的亵渎。文艺批评的“剜烂苹果”既是“破”,更是“立”:“破”是要廓清文艺意识领域的乌烟瘴气,“立”是要引领文艺健康的前进方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批评家在发挥批评之胆“剜烂苹果”时,应当以文本、作品本身为基础,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切忌对作者进行个人崇拜或人身攻击。读者在阅读、审视这些评论文章时,也最忌不看“说什么”,只看“说谁”“谁说”“怎么说”。如果不从文艺文本或批评文本的事实出发,而是一味纠缠于作家、批评家的身份或者创作、批评的动机,就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文革时“扣帽子”“打棍子”的批评恶习。这样的不良批评家正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有害的文学的铁栅”。这样的恶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苹果上的烂疤”,同样亟须剜去。

 

(作者:黄念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来源:《中国政协》2016年第17期】

相关热词搜索: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  |  中立()  |  反对()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