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首页 > 名家荟萃 > 名家荟萃

美国推销私有化有何玄机

发布日期:2018-01-03    浏览次数:1273

20世纪以来,美国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它的政府如何发展和管理经济广受世界各国关注。美国官方向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推销的成功经验,最有影响的就是所谓华盛顿共识,其基本原则是市场化、私有化和自由化。美国宣称,实行私有化政策取得了很好效果。然而,实际情况恰好相反。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水土不服,还是其设计本身就有制度缺陷?为此,我们有必要剖析一下美国宣扬的私有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 、美国的私有化计划名至而实不归

在许多人眼里,美国就是私有化的样板,由此推论,美国的成功就是私有化的成功。事实并非如此,美国一直存在国有经济,而且占有很大比重。

1981年里根上台执政后,开始出台联邦政府资产私有化计划。当年里根就提出拍卖联邦政府拥有的联合铁路货运公司。第二年,又向国会提出拍卖部分国有土地。1986年提出了12项私有化计划,1987年又提出7项资产出售和取消补贴计划。虽然里根总统提出的私有化计划举措很多,美国媒体作了大量报道,但并没取得多少进展。

教育私有化是美国重点宣传的私有化领域之一。美国所宣传的教育私有化,主要手段是兴办特许学校。特许学校,就是通过与政府签订合同或特许准入开办的学校。这种特许学校在教师雇佣、教育资源配置、入学和人事管理等方面享有自主权。然而,特许学校是由政府提供经费的,而且大多租用公立学校设施进行教学,性质仍然属于公立学校。它们的入学人数虽然一直在上升,但到2012年仅有200万人,占美国公立学校人数的4.2%

机场是另一个私有化重点领域。美国国会于1996年立法通过联邦机场私有化试验计划,国会最初批准试验5个私有化机场项目,2012年决定增加到10个项目。不过,这些都是纸面上的计划。2007年终于有芝加哥的一个小机场和私人企业签约,但到执行时,该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支付,此次私有化计划还是以失败告终。虽然美国媒体不断报道美国在航空港方面的私有化动作,但迄今为止美国航空港还没有一例彻底实现私有化。

1995年,美国开始启动高速公路的私有化,但直到2000年后才真正开始公私合营高速公路。2013年,美国公私合营高速公路有61条,价值346亿美元。美国全国约有10万公里高速公路,每公里高速公路造价约为0.5亿美元,总价值约5万亿美元,而公私合营的高速公路价值不到总价值的千分之七。

里根总统任期被宣传为美国著名的私有化时期,其实在私有化方面并未取得多少进展。最近30多年来,美国的私有化进展缓慢,甚至还在逆私有化。2008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后,政府在一年间提供7.7万亿贷款救助银行和大公司,使商业银行国有化。此外,美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机场、码头、自来水等基本控制在政府手里,从未进行实质性的私有化。

 

二、美国为什么要极力推销私有化

从上述不难看出,美国政府的私有化宣传远远大于实际成效。既然如此,美国又何以如此卖力地鼓吹私有化?这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生产资料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即便如此也离不开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来维护其根本利益,弥补私有经济的不足。由于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和资本家私人占有的尖锐矛盾,国家干预经济不可避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应运而生。不论是国家垄断还是私人垄断,实质上都是为资本集团利益服务的。美国作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国有化也好,私有化也罢,不管所有制采用何种实现方式,都是其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手段,至于哪个手段用力多一些,完全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而无论以哪个手段为主,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保障资产阶级利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这个本质是不会改变的。从另一角度看,资本的属性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资本家总是根据利益而不是什么别的“原则”选择生产组织形式的。美国的所谓私有化声势很大而收效甚微,这正说明它并不能完全满足资本家集团的利益需要。

其次,美国大张旗鼓地搞私有化,尤其是大力向发展中国家推销私有化、自由化,毋宁说主要是为了宣扬资产阶级价值观,宣扬资本主义制度“天然合理”的“终极真理”。而隐藏其后的深层目的,则是输出美元资本,控制别国经济。美国曾在拉美国家大肆输出私有化理论。在私有化改革初期,这些国家的经济有所发展,但随着私有化政策的普遍推行,政府控制的企业减少,财政收入下降,债务危机扩大,经济急剧恶化,越来越依赖美国的经济援助,美国的垄断资本趁机而入,控制并操纵市场,获取了丰厚的利润。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跨国公司从拉美汇出的利润约为50亿美元,1977年高达90多亿美元。跨国集团还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不断吞并当地的民族企业,形成对拉美国家的全面控制。拉美国家的私有化改革,并未将其带入发达国家行列,反而长期深陷中等收入陷阱,至今未能走出发展困境。可见,美国推销私有化最终还是为其本国资本服务,而并没有给其他国家带来多少私有化改革红利。

再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又同一国国情密不可分。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持续不断的改革探索,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适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并为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无限广阔的空间。正是依靠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我们党调动起了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汇聚起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巨大合力,形成了全方位开放和合作共赢的国际竞争力,支撑起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家综合实力。诚然,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还需要在实践中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环境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制度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健全。但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而绝不能像某些人那样将私有化当作灵丹妙药,仿佛一“私”就行、一“化”就灵,更有甚者把改革的成效归功于私有化、自由化的结果。这样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这样的主张不仅极为有害,也是根本行不通的。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仅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保障全体人民共同利益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我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是要搞垮国有企业、削弱国有经济,而是要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使其更好地发挥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作用;我们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发挥其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到国企改革中来,根本目的在于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目标创造更加有利的物质条件,这同西方国家鼓吹的私有化根本不是一回事。

 

(作者:黄卫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来源:《求是》2016/14

相关热词搜索: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  |  中立()  |  反对()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