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首页 > 名家荟萃 > 名家荟萃

找到你心中那把打开自然的钥匙

发布日期:2018-01-13    浏览次数:903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保护野生动物就是拯救人类”“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街上类似的宣传语和口号还有很多;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放弃了追求物质享受的时间或机会,投身荒野,为他们自己心中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梦想和人类的未来奋斗在自然保护的最前线; 我们的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法律……但是我们的环境问题和自然保护问题,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好转,在某些方面甚至还在恶化着。

我们不是没有努力。专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们不断向政府和公众宣传保护的机制、价值、意义和方法,政府也逐渐在加强向公众宣传环保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但是当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建设开发项目和一块处于保护区内的土地使用产生矛盾之后,政府如何取舍?当村民们都已经知道并遵行不能猎杀或采挖身边的某些动物植物之后,突然来了某公司五百块钱一个收购,村民们如何抉择?

制度和法律的改革与完善,是解决问题的基本保障,但道路却非常曲折和艰辛。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 可能要在教育上下功夫了,普遍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自然保护意识才能在根本上让我们的天重回湛蓝,让我们的水重归清冽。教育和培养更多对自然和环境有认识、有责任和担当的孩子才是明天的希望。

 

找到博物的本源

西方先进的自然教育理念和方法,亟需被我们学习、借鉴和多层面推广。而自然教育的核心就是博物精神和自然观察的方法。

我们中国的文化本质里,特别缺乏博物的思维和情感。很多人搬出几千年前的《诗经》《尔雅》,几百年前的《本草纲目》等等,来力证我国的博物传统。但真正的博物精神和我们民族文化中的所谓“博物” 传统是有本质区别的。简单来说,起源于西方的博物精神,是一部分人类对和自己完全无关的事物产生了发现、记录和研究的兴趣;而我们的博物传统则更多地表现为一部分人类对与自己密切相关或可能会有关的事物产生了使用或利用的浓厚兴趣。

那么什么才是博物的本源?我认为,真正的博物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精神和情感上的;形式和方法中的。

这个情感不是山河壮丽、“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类自然反馈给我们的情感,而是人类更高级和主动的, 面对自然生灵所产生的持续的兴趣、了解的冲动、渴望的热爱和严谨的态度。

现在更常见的是,很多人爬山是因为保健专家说森林里的负氧离子能让人延年益寿,而很少有人是想去看看植物生长,去看鸟兽鱼虫的生活。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写的是诗人的内心,而不是长臂猿本身,虽然这句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长臂猿的种群生态学和行为学,但能说这是中国的博物传统吗?我认为不能。

2016 6 月,我带着几个学生去滇西高黎贡山做课程考察,受厄尔尼诺影响,当时高黎贡山简直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泡在滂沱大雨中。在一个雨落得稍小的清晨,浓雾弥漫,突然对面山头终于传来我们期盼已久的遥远又高亢的鸣叫声,之前我也没有真实地听过,与保护区领导和护林员确认以后,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奔向那声音。在没有任何小径的原始密林深处陡峭的泥坡和深谷中苦苦追踪这片山林唯一幸存的一家东白眉长臂猿(现已由中国学者在系统研究了形态、行为和基因以后,重新命名为天行长臂猿),当终于在一棵参天巨木下仰望到这一家四口的身影时,几个来自大城市的从没吃过如此之苦的学生,都已不顾浑身的泥水和被树枝竹刺山石深深划破还淌着血的伤口,不顾迎面飘洒的雨滴,目不转睛地盯着它们,跟随着它们在树冠层的转移移动着自己的脚步……长臂猿一般一夫一妻或一夫二妻,幼猿6 岁才离家,每天清晨的集体鸣叫是一种数万年形成的行为模式,以此确定其他家族的方位,划定各自的领地范围,年轻离家的独猿也好以此选择爱侣组成新家,这才有了太白名句中的宏大场景。当头顶高亢的鸣叫又如泣如诉地唱响时,永无回应依旧嘹亮悲壮地响彻整片山谷,和着山风浓雾冷雨,我眼中含泪。从第一节课上有学生在我问到人类未来的出路时侃侃而谈抛弃地球冲出太阳系,到他们紧紧盯着时隐时现的长臂猿时那闪亮的眼神,方感叹这才是自然教育的本质力量,这才是博物的情感生成。

再说博物的形式和方法。现在提到中国古代的博物传统,很多人会提《尔雅》。你拿着《尔雅》去到自然界中,能鉴定出任何一种动物植物吗?但是《尔雅》在我们的文化传递中成为了什么?《十三经》之一,知识分子必读。中国古代文化体系里治国平天下之前要格物致知,但是“格物致知”没有教材,只好用《尔雅》。学生最后会变成什么样?自然界的万物成为了藏于典籍的知识,变成了安身立命的工具。这还是在博物么?直到现在,我们的文化思维和文化本质还没有真正发生反思和改变的意愿。

 

博物与兴趣和探索有关

我比较反对社会炒作“博物学”这个词,并把它和科学半对立起来,从它的词源natural history 上怎么看到的意思出来的?是体系和方法, 博物探索的过程中用的都是科学的逻辑和方法,而博物本身,是科学之前的那个萌发兴趣的种子和探索精神的起跑线。

我的朋友Jerome Rozen 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无脊椎动物馆的馆长,同时是一位享誉全球的著名蜜蜂生物学、行为学和生态学家。他今年快90 岁了,83 岁来中国时,拒绝我的帮助,自己拎着很沉的显微镜爬上鹫峰,拉着我一起趴在地上研究条蜂的巢穴,亲自拿小镐刨土,胳膊肘蹭破了鲜血直流而浑然不觉, 回美国后亲自撰写论文,不厌其烦地通过邮件和我讨论每一个细节问题。

他每年都要组织世界范围内的青年或学者去美国西部荒漠的野外科考站中学习、交流、研究蜜蜂的分类、行为和生态学,同时邀请来自全世界最著名的科学家去给青年讲课。这些大教授和大学者,感染着来自全世界对蜜蜂有兴趣的青年。

美国的近千个蜜蜂物种,已被科学家基本搞清楚,不仅是分类学,还包括行为学和生态学。他们研究蜜蜂只是因为喜爱,所以才能研究得如此透彻。他们的研究成果被美国农业部和一些生物公司利用,建立了覆盖全美的农业作物传粉监测网络,驯化了很多种野生蜜蜂,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我想如果没有那些出于兴趣自发研究蜜蜂的科学家,美国农业部为了提高经济作物产量“宏观调控”一些博士和研究人员去搞蜜蜂研究,很可能就不会有如此斐然的学术成果,更不会有如此有效的应用技术了。

我国蜜蜂现在记录了约600 种,其中鉴定错误的可能占20%,但实际种类很可能超过2000 种(根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朱朝东研究组牛泽清博士统计,世界范围内原始文献中记载中国蜜蜂1342 种)。这其中已经记录的600 种绝大多数我们都不了解其生活史和行为习性的奥秘。我国农业主管部门也在推动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和应用项目,在全国大范围大规模推广传粉蜜蜂农作示范区,但使用的全部是国外的蜜蜂种源,早已造成了大面积的物种入侵, 对生态环境和本地物种的安全性影响完全无法评估和控制。

之前我翻译过一本美国人写的著作《纳博科夫的蝴蝶》。纳博科夫大文豪的身份背后,其实还隐藏着一个蝴蝶分类学家的第二重身份。他完美秉承了西方的博物精神,纳博科夫进行蝴蝶研究的目的不是想成为一个万众敬仰的科学家,他在大英博物馆、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博物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都工作过。他做这些工作,仅仅是想搞清楚那些蝴蝶为什么这么美,它们到底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它们的起源是什么?它们演化的路径到底是怎么样的? 它们来自哪里所去何方……

这就是博物精神,和科学、技术看似无关,其实西方的现代文明和科学体系可以说都是建立在博物历史的基础之上。当然在博物探索的历史时期之前,还有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那几代人的思考和经验,这里就不展开谈了。

胡适先生他们百年前开始试图在中国引入西方的赛先生,但他看到的赛先生可能更多的是科技的成果,而缺乏科学起源和科学史中的思想和方法,他可能更加不了解或者忽视的是科学精神的起源之一,博物精神,即natural history

动物、植物甚至微生物对于人类而言永远也不应该成为书本上生硬的知识点或是什么基因条形码,想要认识它们,需要我们走进大自然,去小心翼翼地观察、认真严肃地谛听。那些鲜活生命的极致之美,色彩、光影、形态、跃动……让人沉迷,天地间怎会有这般大美存在!驻足自然万灵的包围中,即使万籁沉寂的那一瞬,心怀忡忡,更难抑泪水,甚至仿佛触碰到了上帝的喜悦与悲痛,这种心动怎能如此大爱般流淌!而这些我们之所以为人最珍贵的情感,是我们在自然之中应该获得,并且之后再回馈到自然之中最宝贵的财富。

现在的自然教育,以及重提博物精神,有可能是我们重塑民族文化的一个契机。我现在投身社会上的博物教育和自然教育,当然还有一帮人在一起做这个事情。我们在努力探索和尝试,希望会有基于文化内部的种子生根发芽。

 

(作者:丁亮,系自由学者、撰稿人、生态摄影师,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朱朝东研究组传粉工作特聘顾问,童心同行自然课堂、甄昆自然工作室创始人之一)【来源:《中华环境》20179月】

相关热词搜索: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  |  中立()  |  反对()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