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首页 > 名家荟萃 > 名家荟萃

激活本土人文资源,建设中国批评学

发布日期:2018-01-22    浏览次数:867

建立中国体系的媒介批评学,这是郝雨教授长期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问题。经过十年之久的潜心打磨,《中国媒介批评学》正式出版。

在本书中,著者在总结近十几年来我国媒介批评研究成果和批评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媒介批评学体系的基本框架;从中国文化中提取思想和智慧资源,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较强应用性的批评方法。从整体上看,该书的理论架构比较完整,观点论述比较详尽。

与很多类似领域研究多着眼于“拿来主义”之类单维度思考不同,本书更多的是将媒体批评放置于中国本土大背景中,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符号学、叙事学、政治经济学和后殖民主义、结构主义批评方法等,结合中国实际,对媒介批评的效果与创造进行了双向论证。

本书第二章即专门探讨“中国媒介批评源流”。作者一方面从人类媒介的起源入手,梳理了人类媒介的发展、中国媒介批评的源头与雏形,分析了中国媒介批评思维发端与思想形成,指出媒介批评的最大意义在于深入新闻内部评价质量、解读内涵,分析新闻的社会效果,认识媒介形象,揭示新闻具体规律,终极目标是实用,更加本土化、中国化,更接地气。

本书第三章探讨的“人文精神”,被著者称之为整个体系的理论之魂。在分析了以人为本、精神坚守、人文至上背景下的我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历史境遇及现代人文精神的觉醒与重建的“真正精神”基础上,作者指出,我们的媒介批评,要“时时考察和监督媒介,尤其是新闻媒介有没有以及在什么样的程度上发挥和张扬了人文精神”。“这就是我们的媒介批评最根本和最核心的理论起点”。

但是,从物质化与泛媒介化包围下的“人”的处境看,近年来,物质化造成大量负面影响,使人们日益丧失独立思考、行动能力。如媒体的种类越来越多,人们都在变成“沙发里的土豆”,无意义耗费时间,其精力被媒体诱惑性牵制和控制,丧失了主观能动性。

如何选择媒介批评的根本理论立场及准则?作者借助马克思主义阐述见解:理论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认识世界的科学总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思想的成果、人类精神放射的光芒。可从准则、意义两方面着眼:人文精神理论的立场,有理论的深度透视力的准则,有理论的方向指导意义。人文精神既是媒介的灵魂,也是媒介批评的魂灵,更是中国媒介批评的灵与魂,最终是中国媒介批评学的魂与灵。

尽管着眼于“媒介批评”这样宏大的研究对象,但本书亮点还是“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梦”。这或许与作者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思维与智慧和新闻传播学研究相关。在核心章节,作者从三方面来建构研究框架:

一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资源来观察中国特色的媒介批评。作者从建设中国媒介批评学体系起步,吸收和借鉴林语堂、易中天、郜元宝、赵士林、王树人、连淑能诸先生对孔子的智慧、“中国象思维”、易学、佛释道思想中的精华元素等原创理论、智慧体系等研究成果;结合“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中国整体思维特征,以“穿透性认知”、“超越性论辩”、“导向性说服”、“艺术性表达”等智慧故事为范例,详细分析了中国智慧思维方式的类型与特征,生动阐释了中国智慧在媒介批评学中的发挥与运用。

二是以世界眼光探讨中国媒介批评问题。近年来,各国媒体常见“交流、交融、交锋”等理念。新闻传播在这样的国际关系中呈现出非常重大的意义。用作者的话说,中国媒介批评学的建设,就是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通过对中国媒介批评学的构建,提出在媒介批评方面的中国眼光、中国看法,并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广泛借鉴世界文化,从而探讨出一套能够更加广泛行之于世的媒介批评理论体系。

三是以媒介素养教育这一“世界性课题”进行中国媒介责任研究。媒介素养教育是目前新闻教育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媒介在其发展过程中,虚假新闻泛滥、负面新闻过多、色情暴力新闻充斥等弊端显露无遗。警惕由此产生的“魔弹”、“风草”效应,抵制媒介副作用,高度警惕文化帝国主义,在传媒推动时尚中保持清醒,是很有意义的,因而,该书独具现实针对性、前瞻性和样本价值。

当下,新媒体正在全方位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新媒体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应对媒介批评、媒介管理挑战等,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梁超)  【来源:深圳特区报】

相关热词搜索: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  |  中立()  |  反对()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