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首页 > 名家荟萃 > 名家荟萃

经济鸿沟正在毁掉美国梦

发布日期:2018-01-24    浏览次数:884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在中国有很多粉丝,他当年在哈佛大学开授的公共课《公正》是哈佛历史上听众最多的课程之一,后来课程实录编辑成书出版同样受到了追捧。但是,在我看来,相对于《公正》中很多道德抉择的困境,他在《金钱不能买什么》一书中提出的问题更发人深省:不是金钱能买什么的问题,而是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还有什么是金钱不能买”的时代。

在一个富足社会,如果有钱人的优势在于他有能力可以购买游艇、跑车时,那么收入的不平等似乎并未凸显出来。我们知道通过自己的拼搏和奋斗,我们也可以过上那样的生活,除非你不够努力,甘愿平庸。但是在一个几乎什么都可以靠金钱能买到的社会里,收入的不平等已经变质了。

 

唯一的区分就是富人与穷人

试着想一下,随着金钱最终可以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多,比如有钱人可以买到政治影响力、良好的医疗保健、更高档的社区、精英的学校教育等,你会发现收入的不平等已经衍变为阶级鸿沟:从此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这样的区别,唯一的区分就是富人与穷人。

美国的政治学家罗伯特·帕特南在他的著作《我们的孩子》中将这种阶级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形容为新时代的“双城记”:一边是高档社区里的高档住宅,那里是有钱人的世界,他们享受着社会上大多数可以唾手可得的资源,他们的后代继承的财富让他们有了足够的资本变为成功人士;一墙之隔就是食不果腹,朝不保夕,还要时刻遭受到生命威胁的贫民区,他们的后代继承到的是一种没有任何安全感,只为了基本的生存挣扎的生活。从此之后,这个世界上只有“别人家的孩子”与“我们的孩子”,这种区分其实已经成为了任何一个国家存在的常态景象。美国这样的强国也不例外。

为了让论点有说服力,帕特南在本书中采用了从点到面的分析,先从自己的家乡小镇克林顿港入手,考察自己的同辈,即那些成长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朋友,他们现如今已经步入中老年,建立自己的家庭,拥有自己成功的事业。然后,他再考察了现如今的克林顿的年轻人以及他们现在的生活状态。

他得出的结论如下:20世纪50年代,小到克林顿港,大到美国,社会经济壁垒处在美国建国以来的历史最低点,经济和教育高速发展,收入的平等程度较高,阶级隔离维持在低水平上,种族之间的通婚和交往可以轻易被打破,公民参与的程度高,社会凝聚力强,出身社会下层的孩子可以通过努力,有机会实现成功人士的梦想。

而时至今日,到了21世纪的克林顿港,或者说现如今的美国时,富人家的孩子与穷人家的孩子,出生之时机会已经注定了自己的天差地别的命运。富人家的孩子,他们有父母积累的资本,有优越的出身,适宜生活的环境,精英教育的成本,在这些条件的助力下,他们未来的命运基本都可以看到。

而那些穷人家的孩子,出生之时,他们的命运也已经注定,生活在贫民区,享受不到优良的教育,日益深陷家庭和社区生活的困境,很可能加入帮派度过一生,就算想努力改变命运,生活却没有给你任何机会。这就是帕特南在书中所强调:阶级之间的鸿沟已经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是如何发生的呢?

 

机会不平等是不平等的根源

我们平时说的平等有两种:一种是收入和财富的平等,一种是机会平等和社会的良性流动。这两种平等关联在一起,因为一代人的收入分配会影响到下一代的机会平等。一个“富二代”,自然要比那些生在穷人家庭里的人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而那些生在穷人家的孩子,需要花费数倍的努力才能达到“富二代”出生时的生活基准。但是这种不平等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一个社会再如何分配,也不可能创造绝对的平等,总有富人与穷人。但是一个民主的社会里,穷人的孩子也有机会成功,因为他知道社会有一套承认的法则,你的收获与你的付出成正比。

这就是帕特南在书中写到的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现状。虽然有穷人与富人的区分,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壁垒,他们生活在同一社区、上同一所学校、接受同样的教育,毕业后寻找不同的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攒下一份属于自己的家业。

穷人并不仇富,他最多只是羡慕,而这种羡慕之中有种发奋向上的决心。这正是美国梦的意义,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是,21世纪之后,这一切都变了。帕特南在书中从家庭的结构、父母的生活、学校的条件、社区的环境等几个大方面来做了一个细致的定量分析,主要想解释的是,现如今,来自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下的青少年,他们是否还能获得大致相等的人生机会?换句话说,社会是不是还能够公平地提供一种平等的机会,来让这些青年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他们像父辈一样的梦想?如果不能,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不平等,或者说是什么造成了社会停滞不前?

一个正常的社会中,代际之间有着良性的流动,不同的阶层之间并无绝对的壁垒。比如,国家的经济发展、教育水平提高,理论上每一个人都会比父母更加的优秀,这是绝对意义上的代际流动。在这样的社会里,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因为大家都知道,人的一生并不由他的出身来决定。

而一旦这种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通道关闭,或者停滞不前,造成的恶果就是富人会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一无所有,而且富人与穷人之间会产生巨大的隔膜,仇富就是这种社会代际停滞不前的最佳例证。这绝非危言耸听,帕特南在书中讲述的是美国梦的幻灭,而事实上这已经是全球化时代里最大的社会景观。

就连小说家也嗅出了这种时代的危机感,从这种阶级身份的隔离中寻找写作的灵感。去年雨果奖获奖作品、中国作家郝景芳的《中国折叠》之所以受到关注,就因为她预见到了未来社会,富人与穷人已经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他们分别属于白天和黑夜,基本上老死不相往来,穷人进入到富人世界就要冒着被逮捕的危险,就算有穷人可以通过努力进入到富人的世界,也只能成为富人阶层的服务人员。

 

如何缩小阶级之间的鸿沟

当然,小说中的未来是未可知的,但是现实中已经存在这种危机感。比如,因为这种阶级之间的隔膜,产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一种阶级之间的敌视想象。

在每个阶层中都深埋着他者的恐惧感。仇富就是这种极端的表现,因为在底层人士看来,富人骄奢淫逸、为富不仁,他们的财富基本都是投机取巧、巧取豪夺而来的。而在上层阶级看来,底层人士毫无上进心、极端仇富,是一群不折不扣的刁民等。这种互相之间的敌意想象,一旦积累到某个点,就会爆发极端的冲突,造成社会的动乱。这是阶层之间缺乏合理的流动造成的恶果。

用帕特南在书中的话说:“由于美国社会的阶级隔离越来越森严,成功人士已无从知晓社会的另一半在如何生活,我们自己的孩子对贫穷更是毫无感知。隔膜造成了冷漠。正因为我们不那么同情出身卑微的穷孩子的困境,我们原有责任,但现在却抛之脑后。”

所以,真正的问题不是揭露问题,而是追问该怎么办?如何才能缩小这种机会的鸿沟?除了针对每个环节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外——比如,继续为贫困家庭提供资助,让父母接受更多的家庭教育理念,政府加大对幼儿教育的资金投入,学校不要搞区别待遇,尽量让富孩子与穷孩子接受同样的教育,在穷人区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等,这些措施涉及到孩子从出生到成年之间的任何一个环节,给他们的成长提供一个有效的保障机制。

当然,很多措施一直都在实施当中,我们要意识到这种改革并非一蹴而就,也没有一个更简单而直接的办法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些问题。用帕特南的话总结说就是:“在美国的历史上,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鸿沟威胁到我们的经济、我们的民主、我们的价值观,当然并不是没有先例的。我们如何做,才能成功地克服这些挑战,将下一代拉回到机会平等的竞争场域内,具体的回应在细节上是因时而异,因地制宜的。当然,举措虽然各不相同,但却万变不离其宗,背后有一种承诺:我们愿意将自己的资源投放在别人家的孩子身上。而这种承诺之所以成立,离不开的是一种发自美国人内心的情感——这些孩子,同样,也是我们的孩子。”


(作者:思郁) 【来源:法治周末】

相关热词搜索: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  |  中立()  |  反对()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