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网,新闻,热点话题,最新热点资讯,今日热点,热点新闻,一周新闻热点,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评论

手机版
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

首页 > 名家荟萃 > 名家荟萃

品位的真实与虚妄

发布日期:2018-01-25    浏览次数:884

友人要我写书单。我想,推荐《知音》、《故事会》大概是不行的,可为什么不行,却又不太容易回答。正好前两天在翻布迪厄的《区分:品位判断的社会批判》,这突然让我想到,读什么书,或者说,告诉别人我在读什么书,看似一个文化品位问题,其实是一个有趣的阶层意识问题。

书是分三六九等的,正如人是分阶级的。传统社会里,寒门的秀才熬夜背的是科举的教辅;锦衣玉食的小姐闲暇时看的是西厢红楼,功成名就的士大夫雅集时谈的是六经史汉。是什么人就会看什么书。何以会如此呢?

布迪厄回答说:这是因为,书,是一种符号;它和你的汽车钥匙、信用卡、住的小区、去的餐厅、穿的内裤牌子一样,都是你自己和他人在这社会上用来定义你的符号。这些符号让你在这时代深刻的不确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觉得舒服,体验优越,感到幸福。你的品位,让你在有意无意之间,区分了社会阶层、定义了自我和他人。

有人可能会说,书的价值来自阅读的主观体验,是纯粹内心的东西。这不尽然。我们对于书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就书的选择来说,世上之书多如牛毛,时间有限,只能依靠书评、文摘、朋友交谈间的提及进行筛选。在未读之前,我们对于书的价值和意义,往往已经有了大致的判断。能流转到我们面前的书,更受时代、地域、市场甚至流行文化的随机影响。而阅读的过程更与社会息息相关:在什么地方读书,和谁一起读,读完了和谁聊,如何让别人知道你读了什么书,无一不是社会性问题。

说读书是一种社会行为,是因为它可以产生文化资本。布迪厄定义的资本不仅指经济资本(俗称钱),还包括文化资本(俗称装逼)。文化资本包括你的品位和生活方式,你闲暇时的娱乐,欣赏的音乐,喜欢的气味,熟悉的文学和艺术品等等。正如金银被选作市场流通的货币,反映人们的经济状况;品位是意识形态市场的货币,让无力购买者沦为下层阶级。

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阶层的重新分化几近完成,品位的问题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有钱而没文化的,俗称土豪。钱让人有能力买东西,而品位却告诉人们什么东西是值得买的。文化精英于是控制了金钱的流动方式,文化资本控制了经济资本。

文化资本的来源,是家庭出身和教育。通过教育,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构成了一个循环。有钱,便可以获得好的教育,取得文化资本,进而垄断社会的价值、偏好和品位,再反过来影响金钱的流动。教育成为资本自我复制的工具和洗钱的媒介。

通过金钱和权力,统治阶层的文化品位,总是向下渗透,变成全社会仰慕追随的对象。可下层的模仿和复制却从来得不到认可,反而显得幼稚荒谬。也难怪,品位正是大资和小资们在文化上自我标榜的法宝。只有品位的区别,才能让小资们完成对更下级阶层的想象,无论这种区别在经济和政治身份的意义上其实有多么虚妄。可无论如何,在关于下层如何艰难和愚昧的话语中,同情与嘲讽有时只有气若游丝的区别,因为小资们从中找到了难得的优越感和安全感,让我们开始想象自己是这个社会的主流了。

当然,布迪厄讨论的品位更多的是欧洲发达资本主义的问题,没有考虑政治权力的维度。在某些社会,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关系则复杂得多。


(作者:魏阳)【来源:南方都市报】

相关热词搜索:

Related Information

赞同()  |  中立()  |  反对()  |  收藏

 赞同    中立    反对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

  • 赞同评论
  • 中立评论
  • 反对评论

一共有人参与  条评论

会员登录

×

会员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