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不应成为衡量电影成功的唯一标准
发布日期:2018-01-29 浏览次数:1005
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电影《叶问3》票房造假一事,随着市场监管部门的介入,已经真相大白。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调查,《叶问3》存在非正常时间虚假排场的现象,查实的场次有7600余场,涉及票房3200万元。同时,该片总票房中含有部分自购票房,发行方认可的金额为5600万元。据此,电影局日前对相关的电影发行机构、影院作出了处罚,对虚假场次相对集中的3家出票电商也进行了诫勉谈话。
电影,在我国已经高度市场化,各家电影发行公司之间也出现了激烈的竞争,而衡量一部电影作品的好坏,票房收入已经成为几乎是唯一的标准。于是,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票房造假在电影市场上就成为一个严重问题。据业内人士透露,过去几年,全国电影票房至少有10%是虚假的,按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440 .69亿元计算,其中至少有40多亿元是不存在的。而当电影市场普遍以造假来统计票房的时候,它不仅使这种统计失去了意义,甚至由于它作为高度市场化的一个行业,其统计数据会影响到国家经济数据的准确性。比如,在去年的票房统计中存在40多亿元的泡沫,那么它就使去年度的国民经济统计虚增了40多亿元。
此次电影局对《叶问3》票房造假的处理,对于整肃电影市场的造假风气无疑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也有利于电影市场的公平竞争。但是,透过此事,我们更应看到的是,弥漫在电影业的这种把票房作为衡量一部电影成功与否唯一标准的竞争模式,已经对电影事业造成了不可忽视的伤害。一部电影要呈现出有价值的艺术质量,需要电影的编导演潜心创作,而这与电影市场对票房的追求往往会产生矛盾。于是,为了快速产生效益,电影制作者放弃了精耕细作而习惯于粗制滥造。中国的电影市场虽然表面上看上去很繁荣,其实有不少却是烂片,既缺乏能够深入观众内心的故事,也看不到演员的精湛表演,它们在首映时可以凭着各种市场公关甚至造假制造出高票房的泡沫,但首映一过便打入冷宫,再也没有人会想起它。这其实是艺术的不幸,也是一种电影生产力的严重浪费。
这种过度追求票房的风气,甚至败坏了观众的艺术品位。青少年历来是电影市场消费的主体人群,而他们艺术素质的养成,需要高质量的有艺术价值的电影的长期熏陶。但在电影市场喧嚣的高票房的轰炸下,他们对电影的欣赏已经养成了以票房高低来决定是否进影院的习性,陶醉于影片中制造的无厘头噱头,艺术欣赏的细胞越来越粗糙甚至荒芜。长此以往,这种艺术欣赏素质的退化又会反作用于电影市场,电影制作者在票房的压力下对艺术追求望而却步,满足于在短时间里生产出可以换取廉价掌声的作品,一旦达不到目的,就不惜以票房造假来欺骗观众。
电影在我国已经是受政府支持的一个产业,甚至有专门的文件从金融支持、税收等多方面给予扶持政策,在政府眼里它已经成为能够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工具,电影生产甚至已经与资本结合,出现了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炒作。这也许可以算是电影人的荣幸,但是电影的核心灵魂,即艺术创造的品质却正在大幅度下降。电影本质上说是一种艺术作品,需要编导演独特的艺术创造,这就决定了对它的评判标准不能像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一样以“销售量”来“一票定输赢”,而是要更多地考虑到它的艺术价值。而当高票房成为电影人唯一追求的时候,它事实上也对高质量电影的产生形成了束缚。因此,要让电影生产真正地上台阶,在获得高票房的同时出现一批能够受观众欢迎的好作品,就需要将电影制作者从这种票房指挥棒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沉下心来,以精雕细刻的精神来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作品。
(作者:周俊生,财经评论人)【来源:南方都市报】
相关热词搜索: